在不冷不热,温度刚刚好的秋分这一天,读完了无戒老师的第一本散文集(一半诗意,一半烟火)。
书是在头一天下午到货的,当天有事没有打开,今早眼一睁,便忍不住的撕开包在书皮外面的保护膜。
打开书,先看了贝拉老师给这本书写的序言,看到序言我就已经被吸引住了,忍不住的一口气用半天时间把整本书看完,看完之后,掩卷而思,内心的莫名感动。
感动与文字的真诚,都说文如其人,一个人的文字里可以多少看出创作者内心的真实,特别是像记实性质的散文,更可以管窥出写作者的内心。
平时听无戒老师的课和看无戒老师直播能够直观的感受到她的真诚和坦率。
在这部自传体散文集中,无戒老师再次让我感受到她真实的魅力,整本书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怀揣作家梦的写作者真实的生命历程。
她也像我们所有普通的人一样感受着来自亲情、友情、爱情的爱和温暖,同时也背负着来自所有爱的人都责任或期待。充满着人类共性的相聚、离别,理想和现实的交错。
书里有写到与爱人间的甜蜜互动和温暖陪伴,写到彼此的理解和体谅,也写到偶尔的疲惫挣扎,可基调是温暖的,是长情的,嫩个通过文字感受到他们爱情的美好。
在写父母亲人时,那份包容体谅让我们会一下子代入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她的父母像大多数都中国父母一样对孩子有期待,但更多是爱是包容,是千里之外的担心,是老了不想拖累儿女的体谅,是回家时家人闲坐、灯火可亲的温暖。
写友情,看到了女孩子间那种惺惺相惜的真挚和善意。看到这个世上的某个角落一些个鲜活美好的女子,还有她们水晶般的纯净友谊。
写旅行,写到那些在短暂相遇的情谊和每一处风景带给人的感触。
写梦想,从少女时期的叛逆到人至中年的沉静,对于文字的热爱像燎原的火一样从未熄灭,一直在燃烧着,对待写作作者像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充满赤诚。
在书中多少次作者问自己人生的意义在那里,她像一个寻道者一样求索,在世俗的烟火里,在诗意的文字里,她仿佛看到了那关于人生的意义。
整本书看完能让人真切的感受作者的乐观于悲观,乐观与生活的继续,悲观与人生的终将失去。让人感受到她是的内心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对梦想的无限热爱,对生活有些许的无奈,可对于这个世界又心存一份悲悯之情。
我看完整本书之后,像找到了一个同频的知己,在书里我一次次的情感得到共鸣,仿佛找到一个知己,而这个知己正在过着我想过的生活,写着我想写的文字。
就像一首歌唱的那样:你吹过我吹过的风,算不算相拥,我走过你走过的路,这算不算相逢…
虽然我们没有过相拥,但在网络和文字世界里相逢,希望那吹过的风带去我对你的深深祝福,祝你有多多的幸福,希望我走了你走过的路,我们有一天能有真正的在文学的世界里相逢,彼此照亮,相互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