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很多欲望总是与自己真正的需求毫无关系。过多地关注他人(那些在我们的葬礼上不会露面的人)对我们的看法,使我们把自己短暂一生之中最美好的时光破坏殆尽。” —— 阿兰·德波顿
01
2016年,我被单位总部借调到北京工作两年。听前辈说,借调借调,借着借着就调了,而这种模式的成功案例不占少数。在自认为受到领导赏识而窃窃激动的同时,我又惴惴不安地告诉自己,这是机会啊,错过了就是你自己作。于是每天笑脸相迎,无论是能管我的和不能管我的、职责范围内的和外的、公事还是私事,一律照单全收,像个茶水小弟,极尽所能表现出任劳任怨又八面玲珑。每每遇到吃不消或者受了极大的委屈,也要心里暗暗宽慰自己:这都是在为自己铺路,都是锻炼,都是为了那个终极目的啊!
我恋爱了,姑娘也是北漂,温柔而又坚定。我们渺小卑微如同从国贸88层向下看到的那样,但我们温暖着彼此,畅想着种种美好愿景,规划着未来共同的人生。爱情这个不速之客,让一切苦难被赋予新的意义,让一切付出显得那么值得。我仿佛变得刀枪不入、力量用之不竭。然而未来的那个不确定的答案一直萦绕在我们之间,越是不说,越是沉重。
后来由于单位内部改革,一切人事变动全部叫停。借调期满后,我回到了原来的城市,这段感情也随着异地无果而终。这次,没有酒醉后的痛哭,没有蒙头大睡的消沉,继续上班、下班、唱K、聚会,只是话少了。应了时下那句至理名言:字越少,事儿越大。
02
对我来说,苦难不是无休止的加班,不是被职场PUA,不是被抛弃。而是自己笃定地迎接困难,在轰轰烈烈和义无反顾后的自我怀疑。那才是真正的苦难。
原本坚持“不记较结果而只求过程的”信念的我也动摇了。“30岁了,还没有合适的女朋友吗”“你的同侪,现在已经是xx高管了”,诸如这类以前对我造不成任何影响的种种世俗之词如今却像迫击炮弹一样瓦解着我的三观,那份一直引以为傲的清高无论是后知后觉还是被现实掰弯,都是讽刺。 于是我觉得我的过往是个笑话,现在的这些自我嘲讽显得又像是在无病呻吟,由自我怀疑变成了自我嫌弃,呸!
03
还好这段糟糕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虽然结局不遂人愿,但我不后悔,不认为这是对人生的浪费。有时心里嘀咕,正因为后来我不认为这是浪费,所以这段人生没有浪费,哈哈,矫情。
失去了一段感情,但从中认清了自己真实的情感需求,收获了今生挚爱;错过了留京的机会,但有了那段为之努力的经历,如今面对风雨我不再彷徨。 人生就像一支沿着时间射出的箭,要么前进要么落地,没有回头或停歇的机会,我们与其在苦难中自怨自艾,不如抓住每一次不如意,赋予它们价值和意义。
不做冲刺的兔子,要做那只不停歇、不畏人言的乌龟,从心理上经历的磨难,后者更甚,也更显其坚韧和强大。
04
我翻出当年自己朋友圈中的一条状态,试图找回当初的心境:“翻着读书笔记,2010年开始,唯有今年一笔都没动。看着断断续续的日期和杂七杂八的文字,感受着这几年的心情片段,有激励的,有冷静的,有豪情的,有淡然的,时而大步向前,时而小心翼翼。其实每隔一段都会下决心立志向,现在看来多数没有达成心愿,又感到白驹过隙,叹息蹉跎了年华。可转念想,尽管遇到许多人和事,搁置了理想,拖延了进度,可这一路曲折坎坷是不是比那些光鲜的目标更实在更珍贵?他们塑造了今天的我,如此真实平凡。站在已成为雾都的北京,抬头竟看到一天星斗,还有什么不知足呢。尼采说时间本身就是个圆圈,那我绕回来,拾起那些未完成的梦想,间断的信念,继续前行,一切都不太晚,加油。”
纪念当时的自己,并与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