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记得老公的家乡有一座名曰女娲的山,一场瑞雪常常会引来满山腊梅的傲。那时,我们便去踏雪品梅。

       万梅赏林,一梅看枝。
       

       梅林自东绵延而来,渐渐地向南岭隐去,恰似山岚的脊骨。登上女娲主峰,放眼望去,松竹黛青,腊梅灿黄,如一幅大气的图画。走进梅林,丛丛簇簇,星星点点,生动可人:花五瓣,外黄内紫,蕊如银针。密者,密不见隙;疏者,疏朗有致。树高丈余,粗不过握,枝形奇曲突兀,百般姿态,鬼斧神工。
       

2016年冬 尔格摄

        典籍载腊梅为梅科落叶乔木,冬春之际开花,花蕾可入药,味辛,有清热解毒、润肺平喘之效。腊梅为梅中上品,属珍稀植物。

       

2016年冬 尔格摄

       岭上腊梅斗霜妍,情知此君最凌寒。品女娲山腊梅,读雪中之清香,好似与君子雅谈,如同沐春日煦风。

                            二
      前日阳光媚,途径江南四大梅园之一的“梅园”。


       此园又被称为“梅坞春浓”,始建于1979年,植梅2000余株,近20个品种,为上海最大的赏梅胜地。

       

2017年春 心萍摄

       从墙头探出的梅花枝枝勾人魂魄。忙毕立返,扎入梅中。


        梅园与女娲山有别,其主角是蔷薇科的梅花。


       梅花和腊梅虽都有“梅”,但分属不同科,且梅花比起腊梅更喜温暖。


        沿曲折小径,粉色的梅摇曳,白色的梅暗香。红色惊艳,浅绿色清新。而我呢,百花丛中最喜梅,梅中偏爱小绿萼。

2017年春 心萍摄


       

2017年春 心萍摄

       一棵树,一枝梅,一朵花,来回转圈儿,寻找光影中,那枝蔓和花朵组成的韵味。顺光里,有的团团簇簇,有的疏疏朗朗;背光处,梅的花瓣晶莹剔透,如凝脂般。


       中国文化艺术中,梅诗梅画众多。很赞同古人讲求的“梅韵四贵”:贵稀不贵密,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苞不贵花。

       

2017年春 心萍摄

       的确,和赏樱所企求的烂漫不同,“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之韵味,估计是其他花类难以望其项背了。
                                三

2017年春 心萍摄

       一树一花,入得诗,入得药,入得画,入得心。

       宝也。足矣。

                                     2017年2月21日  完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