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哪里都想去,那又何妨?

收到老工厂的邀请时,我几乎是立刻就答应了。去年在那里的日子太舒心,工价好、伙食棒,半个月休一天,每天的活不重,和工友们相处也融洽,钱挣得轻松又踏实,现在想起来都觉得顺心。

一时激动得忘了问具体货量,回过神来才补了句“大概多少货”,对方说“一万七”,至于工价,想着今年大环境不好,周边工厂普遍都降了价,这家去年给得实在,就算降也不会太多,便干脆没多问,转头就兴冲冲地跟爱人分享——不仅能挣钱,厂子离女儿学校就隔几条街,以后下班绕过去看她都方便。

下午同事明珠突然打来电话,开口就问我去不去那工厂做事。其实接到邀请时我没立刻跟大伙说,一来是还没敲定工价,二来是想着先确认下情况再说。直到她提起,想着芳芳也跟他在一起,我便直接对明珠说:“我想去,已经答应对方了。”没想到她立刻提高了声调怼道:“你哪里都想去了?”

这话像根冷刺突然扎过来,我愣了好几秒才反应过来,又气又懵地反问:“你这话怎么说的?什么叫我哪里都想去?”她却理直气壮:“对啊,你就是见着机会就想抓!”我心里堵得发慌,却发不出火——我清楚记得,她这是翻上次的旧账。

上次,她做小工厂缺人手,邀我过去帮忙,我当时手上的活是你娟介绍的新工艺,新布料,新要求,我想尝试着做,不想抹了美娟的面子,更不想给人落下一个遇到一点困难,稍微较高一点的工艺要求就不能做,做不了的坏印象,犹豫着过后直接拒绝了她。

结果,第二天发现实在是不好做,要求高,工价还低,想着当即止损,我又主动打电话问她“还缺人吗”,被她当场数落“工厂又不是我开的?给你机会你不抓,过后又来问”。如今这话,分明是还记着那茬。

挂了电话,我先给黄燕打了电话,她说是明珠微信告诉她工厂有货的,打算过去看看;又打给美娟,美娟去年没做,不清楚情况。我将情况告知她,说有机会的话带她一起去做。

放下手机,心里的委屈劲儿涌了上来。明珠做人确实大方,平时有活也不抠门,但说话也太不给人留面子了。

有挣钱的机会,谁不想牢牢抓住?她自己上次不也瞅着芳芳手里的订单利润高,转头就截胡了吗?一直做到现在。也不想想自己是怎么做的,撬别人墙角,她难道就高尚了,大家都是成年人,有些事情看破不说破,大家碍于面子没有说她。

凭什么因为我一次犹豫、一次没及时抓住机会,就这么轻看我?

我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心中郁闷,我得迷茫,徘徊时,喜欢看书,随便翻开一页,一句话突然撞进眼里:“洒脱,是人生最美的心境……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快乐是自己创造出来的。”盯着这句话看了好一会儿,心里的火气渐渐消了。

我承认自己性格不够果断,上次错过机会是教训;也承认自己愿意尝试新工厂、新订单,可“哪里都想去”从来不是贪心,而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推着我,想多抓住一个机会,就多一份养家的底气。

成长路上谁没跌过跤、犯过犹豫?上次的迟疑让我学会了“想清楚就果断做决定”,这次答应老工厂,也是权衡过后的选择。别人怎么看、怎么说,我管不着也没必要较真,只要我清楚自己要什么,踏踏实实地把活干好、把钱挣到,走好自己的路,就够了。毕竟,能攥在手里的机会,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