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跟自己说,希望可以写一本书。因为这个大大的梦想,先是写博客,后来QQ空间、人人网,再后来开通简书,两年前又在此基础上开通了公众号,加入007、每周交作业。
写了几十万字,却发现离自己最初的梦想依旧很远。总是想到哪写到哪,有时候因为到了交作业时间,更是为了写而写,就像每一天都在砌砖,却看不出房子的模样。
几天前,突然觉得,也许我换个角度,想一想最想写什么,搭好框架然后写内容,就像造房子,想想要什么样的房子,画好框架图,然后再去建造。
写什么
首先是写什么的问题,几年前看到潇洒姐的书,也想写一些周围朋友的故事。但是原本打算的九个故事,写了两个就写不下去了。后来想,要不写书评?结果发现自己的所谓书评,结结实实就是摘抄。那么,不如就写写我自己吧。
我很喜欢自我发展相关的书,始终觉得“见世界、见众生、见自己”才是我认识周遭世界的方式。不倦在我一片文章中的回复说“自己是深不可测的,我是通过见世界、见众生、来见自己,阅读文学作品、观看电影或者了解身边的人,都会在别人身上看到自己的一部分,这些碎片是我了解自己的开始。”我喜欢她的见解,我也觉得我们始终都在寻找自己。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所有的伟大都来源于自我救赎。”我也许永远都无法伟大,但如果我救赎了自己,也让一个或很多个人感受到来自这个世界的善意,那么,这应该就可以称之为所谓意义了吧。 所以,就写对自己的了解,探寻与期待吧。
框架
下载了onenote(打个广告,觉得它的逻辑还蛮适合写书的,名字——大类——章节——文字)
名字想好啦,就《你好 我自己》
大类分好啦: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成为自己
我一直没搞清楚自己究竟是理性的人还是感性的人,这么看来,无论我是否曾经是感性的人,其实我都已经在往一条理性的道路上走啦。本来想把分类分成:过去、现在、将来的,你看是个时间轴。后来觉得还是走认知路线吧,把自己当作一个既是自己又不是自己的存在,认识、接纳、然后成为。
添砖加瓦
最后是添砖加瓦,分好大类以后,就是要在每一个大结构下填充内容了,那么,接下来的作业,就让我们一起期待砖瓦的出现吧。
给自己的一些“if…then”:
if有想法了,then到笔记中进行标记
if要交作业,then滚去写一篇相关的文章
if不知道看什么书,then找一本自我发展、积极心理学相关的书去看吧
if看完书,then回顾一下书中的内容有哪些点是值得借鉴的,记得标注,毕竟你的记性是在太不可靠
其实,我也不知道写下的这些文字,回头是否真的能变成书,但我想那不是最重要的吧。陈海贤老师在《了不起的我》中说“让过程发生,这就是结果的意义……如果没有结果,我们就没法展开过程;如果太注重目标、太注重结果的成败,我们也会失去这个过程。”
这本书、这段话促使我做了以上的决定,开始写这些文字。我没有专业的心理学背景,但一个普通人依照着那些经典、建议,亦步亦趋的找到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我觉得这件事本身就让人充满期待。
开始这个动作并不容易,但开始了就是一个很赞的结果,继续加油,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