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最初看到这句话好像在琼瑶小说《梅花三弄》看到的,后来在金庸的小说《神雕侠侣》又读到,到后来才直到原作者是元好问,金朝人,这句是不仅仅是描写爱情的,诗句的渊源来自于一对大雁的故事。
据说,太和五年,元好问去参加科举考试,因为出身名门,他自小接受到良好的教育。8岁时,因做诗做得好而获得“神通”的美誉。元好问虽然文采斐然,官运却并不顺当。也许才情太好的文字不符合当时考官的心思,他屡次参加科举考试并没有中考。
在再一次赶考的路上,他在途中遇到一个猎人打猎。元好问走到猎人跟前时,看到猎人将天空中飞旋的两只大雁中的一只射中,被射中的大雁落地而亡。另一只大雁在天空中哀鸣盘旋好久,最后也头朝下撞地而亡。猎人没有料到会发生这么让他震动的一幕,他把两只大雁掩埋,从此再也不射杀大雁。大雁的情谊深深的打动了在一旁的元好问,于是他挥笔写下这首词:
摸鱼儿·雁丘词
【序】泰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日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而识,号曰雁丘。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这种对爱情忠贞不渝的爱情精神是值得人们学习,可是真的遇到感情上的生死别离,幸存的一方,还是应该好好的活下去,不应该以死相许。说到这里,想起几件关于殉情的故事。
前段时间,有一对恋人先后跳河,殉情而死,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说。说是女孩家的父母嫌弃男孩子家穷,非要男孩家人拿出20万聘礼,才答应这门亲事。结果,男孩子家人向亲朋好友借到13.8万,再也借不着了,托媒人向女孩子父母说情。女孩的母亲看到聘礼钱没凑够,当场就翻脸了,守着亲戚邻居说得男孩子很难听,无外乎就是讽刺他们家穷,无能,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等等。男孩子受不了,骑着电动车就哭着回去了。把13.8万聘礼钱给父母放好后,走着来到村头河边给女孩发了信息,就跳河了。女孩一个小时后才看到信息,打电话已经无法接通,女孩子匆忙来到河边,看到河边好多的人在打捞人,一下子晕了过去。等苏醒过来,朝着家的方向磕几个头,然后也跳河殉情了。村头河虽然不很宽,有几处暗流,人跳下去就被水冲走了。
两个孩子的父母的悲痛可想而知,这种不顾父母亲人,只为自己的情分自杀的行为,是生死相随吗?值得世人提倡吗?他们这么做绝对不对。这孩子太脆弱,太没有责任感了。好多事情,当时没有转圜的余地,时间长了,总会有办法,当你们双双绝情而去,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吗?
直教人生死相随的是对爱情的精神,而不是让你真的拿性命去追随。相爱中的男女,一定要理性、冷静地处理感情上的问题。“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要你坚守,一定会得到属于你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