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琴的日子,妈妈和儿子欢快地走往琴行,一路上儿子兴高采烈地对妈妈讲着他喜爱的恐龙,直到琴行入口。
进去后,小家伙心情颇好地打开琴、弹起来。“3217 6716 7127 1315……”弹着弹着,妈妈说:“你一边唱一边弹吧。”
儿子便听话地唱起来。唱得磕磕巴巴,错误百出。
妈妈在每个小节开始地方提醒他,但结尾还是错了。于是妈妈说:“儿子,你要记谱哦,唱谱是弹琴的基础呢。”
儿子挤了下嘴角,没说话。接着唱错,弹错。
“这里音弹错了,再来一遍。”妈妈提醒。
儿子又弹了一边,双手耷拉无力。
“双手抓好,不要乱动。”妈妈再次提醒。
儿子依然双手无力地按着琴键。
妈妈知道儿子这是在反抗,但故作不知,继续说:“咱们往后弹吧。”
儿子仍旧双手耷拉着,缓缓地按在琴键上,一双小脚前后晃动着、踢着……
妈妈故意在儿子弹对的地方大声鼓励:“哇,这里弹得真好,三关节抬起来了!”
但以往管用的方法今天也没啥效果,儿子还是依然乱弹,乱唱。
妈妈深吸了一口气,说:“咋啦?刚才都好好的,怎么就不能好好弹了?”
儿子双手在琴键上乱按,假装没听到。
妈妈拉下他的手,说:“怎么回事,你说说。”
儿子甩开手,接着无精打采地弹着琴键。
从6点到7点,状态依旧。
妈妈说的、建议的,儿子一概不听,充耳不闻。
妈妈再次深呼吸,并默默地念诵心经。
儿子在一旁反复错弹着第一小节的16个音,再也没往下走。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天逐渐黑了。
“好好弹,弹完咱们去跑步啊。”妈妈说。
儿子看了妈妈一眼,比刚才稍微好一点了。
“儿子,把手抓好,一个手指,一个琴键,不要用错了。”
儿子一听,再次泄气乱弹。
妈妈手扶着胃,不知第几次深呼吸:“你今晚要干啥,原本能半小时解决的事,你弹了一个小时,说啥不听。你要做什么?”
儿子皱着眉:“太难了,我就想弹以前弹过的。”
妈妈叹口气:“每首老曲子都是从新曲子练来的,都曾经困难过,咱们一点点克服不就好了。”
儿子大声说:“我不要,就不要!”
妈妈问:“那你周末学琴怎么办?”
儿子闷着哼哼不说话。
妈妈说:“咱们一小节一小节的分解难点,我相信你只要内心平和,不闹情绪,很快就会弹好的。”
于是,妈妈指着音符,一个个地唱着,儿子勉强配合弹着,可总是有错。偶尔错音,偶尔错指。一错了,妈妈一提醒,儿子就极不情愿,状态更糟。最后干脆乱弹,乱晃。
妈妈忍无可忍,随手拿了藤条,重重地敲在儿子手背上。
儿子吓得突然大哭起来,嚷着:“我不弹了,我不要你陪着弹琴了。”一边哭,一边后退,一边躲。
妈妈在情绪崩溃的边缘,伸手拖儿子过来,按在琴键上,大声说:“不行,今天必须弹好这条。”
然后命令似地说:“手抓好,用力,咱们一个个音符来,慢点弹!”
儿子一边哭着,一边断断续续唱着,手指调整姿势,颤颤巍巍地按着琴键。
又半个小时过去了,基本能弹出曲调了,儿子也弹得越来越有信心。
事后,妈妈内心特别后悔,为啥不能再耐心点呢?可心里的另一个声音却说:“我已经耐心了一个多小时了。”
“也啥不能再换换方法,和他聊聊呢?”
“时间不允许啊!天黑了,还有好多事没做呢。”
是啊,下了一整天的雨,好多事都堆积起来了,确实没时间和儿子磨洋工。可他那顽石般的性子该咋办?不服打,脾气上来不听劝,磨性子又没时间。
妈妈走在路上问:“儿子,你恨妈妈吗?”
儿子说:“不恨!”
妈妈抱了抱儿子,说:“那你觉得妈妈为啥会打你?”
儿子说:“不知道。”
妈妈握住他的手,说:“妈妈的心里有个气球,但吹气的是你。你不听话,讲歪理,不听劝告的时候它就会大一点、再大一点,直到它再也没弹性,爆掉。气球爆了会怎样?”
“会受伤,或者被吓到?”
妈妈点点头,说:“是的。所以咱们约定一下,当妈妈无法忍耐了,就说3、2、1,然后你不再淘,妈妈也努力平静,这样你不被批评,妈妈也不生气,好吗?”
儿子点了点头,回说:“好的。”
作为妈妈,最不愿的就是对孩子发脾气,甚至是动手打孩子。因为事后都会懊恼,悔恨,心疼。但即便这样,偶尔也会有出离愤怒的时候,情绪完全不受控。每当这时候就想,身边有个人能把孩子带着,我一个人静静多好。可现实是:没有!最后所有的负能量都要靠自己一点点消解,上一次的还没清理干净,下一次的又来了。哎~这个带娃的过程,真是百感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