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话:农村 城市化 变迁
晴空之下,偶有几处房屋错落地躺在绿意盎然的土地上。其中一处房屋,汇聚了许许多多的人,这里便是一家独具特色的茶馆,名叫“俗人茶馆”。
俗人茶馆处于我的老家旁,这里的土地当时还未被国家征用。可谓乡味十足,却也不失城市色彩。茶馆不大也不小,说它乡味是由于茶馆附近有片小竹林,附近的路全是石子泥土充斥的乡村小路,说它城市色彩是因为茶馆的设施很现代。茶馆老板是本地人,客人也大多附近的人,正如茶老板所言:俗人茶馆里的人都是熟人,一杯盖碗茶,一小叠瓜子在加一 把椅子,便可坐一下午。
俗人茶馆的特色不在“茶”上,只在“俗”上。茶馆里的人充满泥土气息、粗俗野蛮、无所不谈。他们大多没什么高学历,但是,个个都是故事高手。打声招呼,几口茶下肚,一番闲扯,上至天文地理,下到茄子玉米,大至古今中外,小到妇人琐事,阴阳八卦,这家长那家短。其所言看似颇有道理,天衣无缝,实则仔细一想,大多捕风捉影,断章取义,没什么营养。茶老板又云:这才是茶话的精髓,蜻蜓点水,空中楼阁,就只有熟人明白,也给俗人消遣。茶老板可是当地的明星,他会说书唱曲。时不时弹三弦,唱小曲之类的。他会用右手一甩折扇,兼评世道人心,社会百态。茶老板的点评可谓颇有特色,忽而几句哲理之言。“扇中折日月,茶里看春秋,言里有洞天”大概就是说的他吧。诚然,这里俗里俗气,但人们却在这儿相互坦露心中所欲言之事,俗得透,俗得真,俗得风趣。
我小时也经常在这家茶馆待着,听着大人们说的小故事,看着外公外婆老练的牌技,没事儿到茶老板内屋看会儿电视,跟玩伴们嬉笑打闹。只觉得在这里无忧无虑,完全放松。茶老板也挺喜爱我,没事儿时就跟我讲讲道理。记得一次,他跟我说,“现在时代发展实在太快了,熟人越来越少(大多已经离开进城了),茶馆生意也越来越不好做了。大家都学会了假高雅真俗,哪里还是假俗真高雅呢。我这俗人茶馆也该改名俗世桃源了。哈哈,茶馆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桃源却只在想象中了。”说完,我似乎从他眼里看到了深沉的悲哀。
后来,我几乎不曾去过那个茶馆,那里的人和事也离我渐远。听人说,那片地已经修上了商品房。我再到那里时,原来的俗人茶馆已经变成了一家买衣服的店铺。有趣的是,那片小竹林居然还在。竹林下,我打开一瓶饮料,望了望竹林上方,意境正好,也让我这个“假俗人”诗“酒”流连,随口说到:“俗世桃源梦里坐,半竹林下把闲话。闲话言尽,心已归,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