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来的车子沿着中横公路行驶,最后停在九曲洞前,司机范小姐从后备箱取出两顶安全帽递到我们手上:“一定要戴上这个,会有抽查。”
我们听话的立刻把帽子扣在脑袋上,第二次来太鲁阁,规矩当然是知道的。
范小姐交代好在哪里碰面,就开着车子离开了。
脚下这条正被车轮驶过的公路叫中横公路,台湾地形四面环海,中部多为山地,公路除了环岛就是南北纵向的,东西贯穿仅有中横一条。
中横公路,西起台中,东至太鲁阁,贯穿中央山脉,一路临渊凿壁,蜿蜒300公里。
当年国民党到台湾后,为了开发中部地区,50年代开始,开工修建中横公路。中央山脉地势险峻,山体几乎垂直,大理岩坚硬如银山铁壁,跟着蒋介石来台的上万名老兵被征调筑路,悬挂在岩壁上锤凿锨撬,完全依靠人力一点一点挖出了挂壁隧道。
中横开通花了将近四年时间,死212人,伤残702人。说是一条用血肉打通的公路,也不算夸张。命丧中横的老兵,现在被供奉在太鲁阁的长春祠里。
长春祠,建在太鲁阁口一处峭壁之上,下面是瀑布飞流,从远处看,祠堂总是有种烟雨蒙蒙的湿意。曾被称为“荣民”的老兵,当年仓促赴台之时,大概谁也不曾料到从此后将会山高水长,永别故里吧。太鲁阁虽然风景优美,但是,他乡总归不是故乡。
我和搭档小牙签沿着九曲洞往前走。
隧道沿着立雾溪绵延回转,如肠之回如河之曲,九曲洞得名于此。
走到锥麓吊桥入口的地方,发现木门紧锁。2012年第一次来的时候,和看护吊桥的工作人员说说好话,还能被获准通过吊桥穿行到峡谷另一侧的锥麓古道去。
锥麓古道是建在峭壁上的一条宽度仅仅50厘米的山径,古道全长10公里,海拔最高780米,峭壁之下是立雾溪,周围没有护栏防护,极难行走。
以前,知道锥麓古道的人不多,所以没有做什么限制。我和小牙签上次穿过吊桥,只在锥麓古道走了不到50米,就怂了。低头一看立雾溪,头直晕,有一种只要腿稍微发软,或者被石头硌一下就能栽下去的恐惧感。赶快一步一步挪回吊桥上。
没想到第二次再来,小牙签扯出甜美笑容,想再次通过卖萌买通工作人员,却被人家不留情面的严辞拒绝了,没有入山许可证,不许过。
回程路上问了司机范小姐,才知道现在走锥麓古道必须提前申请入山许可证才能走。
吊桥上不去,只能继续往前浏览燕子口。
从九曲洞往峡谷对面的岩壁检索,就能看到大小不一的石洞,因为峡谷下面就是立雾溪,所以这些洞穴大部分都是流水冲击行成的,春天的时候,真的可以看到燕子筑巢。
离开人类和大自然鬼斧神工合力造就的九曲洞区域之后,其它的地方,景点感就相对比较强了。
比如入口就是砂卡礑溪和立雾溪汇流处的砂卡礑步道,雨季水流丰富,步道深处的深潭可以用来玩跳水。
还有穿越中央山脉的绿水步道,当地人会告诉你,这条崎岖小径完全不会输给锥麓古道,但是除了会经过一段几十米的黑漆漆的山洞之外,其实也还好。
至于天祥村,最开始叫塔比多村,是原住民部落的居住地。后来国民党大概为了弘扬中华文化吧,直接用文天祥的大名改成了天祥村。这个地方到底和文天祥有什么关系完全无从知晓。总之现在村子中心立着文天祥的塑像,通过塑像往上爬几十级台阶,可以看到一块镌刻了《正气歌》的石碑。
我和小牙签都偏爱非人造景观,所以看过白杨瀑布之后,就结束了一天的太鲁阁之行。
回程已经是下午三点了,还是有很多大巴车继续往九曲洞方向开。
2010年苏花公路那起重大伤亡事故发生后,九曲洞曾被关闭过一阵子。这里落石极多,虽然游客们都被强制要求戴上安全帽,太鲁阁国家公园也设置了监测站,每隔几十米,就能看到一块“小心落石”的警示牌。下雨天、台风季太鲁阁都会临时关闭公园,平常也会根据落石情况限流。但是,因为落石导致人员伤亡的惨剧还是时不常的就发生一次。
“每次砸到人,国家公园就会狠狠的赔上一笔钱,他们实在是赔怕了,所以好像规划明年要开始收费卖门票,每人500新台币。”司机范小姐说。
“500块?太贵了吧!”台湾的大部分景点都不收门票,所以这个价位,我觉得实在有点狮子大开口了。
“他们就是想用高价限流嘛,但是你们想想,500块,谁还会来这边?真的要收费的话,像我们做包车生意的,还有公园里面做生意的人,甚至花莲的旅游业都会受影响,所以大家都在反对。”
正聊着关于要不要收费的问题,范小姐的电话突然响了,原来又有小面积落石,公园已经停止进入,并且通知司机们尽快离开。
“经常这样,景色虽然美,但是又太危险,很难两全。”范小姐指了指窗外,“你们再看一下立雾溪吧,最后会汇入太平洋。下次再来,也许真的就要花钱看了。”
+ 关注猫左先生,阅读《看得见的台湾》连载和更多旅行故事
猫左先生和小牙签
2个女子,组团6年
行走14国,自驾3万公里
我们结伴旅行,看最美风景,记录有趣时光
文 | 猫左先生
摄影 | 猫左先生
文字和照片均为原创,未经授权谢绝使用转载,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