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拖延症?这个问题,网络上应该可以搜到各种各样的解决办法、对策。这里,我只说说经过我自己实践的、感觉最有效的两个办法。
一、将大拖延细化为小拖延,将大计划细化为小计划
我的意思就是,我们可以考虑把严重影响生活或工作的大拖延症,变成那种对生活和工作没有什么影响的小拖延症。这样想一想,是不是比一上来就要求你“一定要改掉拖延症”感觉要容易得多?
举例说明,比如我要参加一个重要的考试,要在一个月内学完一本专业教材。那么,我的计划一定不要制订成“在一个月内学完某某书”。百分百的,这样计划的结果就是,在这个月的最后一周,我焦虑地发现,厚厚的一本教材,我只看了几页……
所以,我们要将看书学习的计划细化。可以先细化到每周,比如这本书有20章,那么我可以计划每周学习5章,一个月学完。
如果你的拖延症比较严重,即使细化到每周了,也很可能出现“这一周的最后两天才开始看书”的情况,那么,你就接着细化下去——细化到每天,把一周看5章的任务分配到每一天,规定自己每天要看多少页的书。
如果你的拖延症特别特别严重,即使细化到每天了,仍可能会出现“这一天到了晚上10点才磨磨蹭蹭拿出书来,看着看着就困了”的情况,那么,你就再接着细化下去——把看书的时间段都定下来。比如,每天早上7点到8点之间看完多少页书。
如果还有问题,那么,我觉得你这就不是拖延症了,而是你根本就不想去做。那就不要用拖延症来做借口了。
配合着上面的解决办法,最好还有点小惩罚、小奖励。比如今天磨磨蹭蹭的其实只学了半小时,没看完计划的页数,那么就惩罚自己晚上少玩半小时手机,把没看完的页数看完。这一周顺利完成了学习计划,就奖励自己吃点好吃的,等等。
这样的办法,虽然不会完全改掉拖延症的问题,但将时间和任务都细化了,拖延症就很容易控制在我们可以控制的范围内了。
二、不要想太多,先从最简单的小事做起来
很多时候,我们拖延的原因往往是因为一想到“这件事做起来太麻烦了 ”,就拖着不想开始做了。
我的办法是,别想那么多,先从最简单的小事开始做起来,做着做着你就发现,你已经做了很多,完全超出了当初想的那一点“简单的小事”。
比如,今天要写《如何应对拖延症》,我一开始会想,怎么写啊?这个题目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应对拖延症,有一二三四五……种办法,都写吗?会不会太啰嗦了?其实很多办法大家也都知道,可怎么写出来才能让人愿意看下去?
想来想去也没有太好的头绪,干脆就不想那么多了,我先写下我自己最有感触的两个办法,然后再考虑要不要补充什么。
等我在电脑里敲下我感觉最实用有效的两个办法后,我觉得我所说的办法只用一句话说不明白,为了表达得更清楚,我就详细地解释了一下,而且还举了例子。第一个办法就这么顺利写完了,我看了下还有时间,干脆一口气把第二个办法也写了。
于是,一篇我本来觉得不好写、不太想写的文章,从动笔写下我最有感触的两点开始,不知不觉就完成了。
再举个前几天的小例子,我们公司发通知要求员工在18日前上交去年的工作总结。说实话,看到这个通知后我的第一个反应,好烦,又要写总结了;我的第二个反应,还好,18日才交,还有的是时间,快到18日的时候再说吧。
虽说是想着快到18日的时候再写总结,但还是不由自主地先把去年的工作大致过了一遍,去年完成的工作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第二类是……第三类是……嗯,就这样吧,等以后再慢慢地填充内容。
我刚想放下只有个框架的总结,可脑子里却因此被勾起了一些关于工作的回忆,是不在我的工作记录里的,为了怕自己忘记,我赶紧先补充在工作总结的框架里。既然写了这一部分,那么顺带着和它相对的另外一部分也写上吧……写着写着,最后,我发现除了一些统计数字和排版,我几乎把工作总结完成了。
天啊,我心里有点吃惊又有点高兴,这是我第一次这么早就把工作总结完成了,而不是拖延到最后一两天才开始写。
我本来只想打个框架,然后怕自己忘了一些细节,就填充了一些内容,然后为了完善这些细节,我又做了更多的事……就是这样,从最简单的小事开始,很容易就把整件事都完成了。
以上就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我有切身体会的、应对拖延症的最实用有效的两个办法。其实,第二个办法也可以说是第一个办法的衍生。将一件不容易完成的任务,分解成一件一件容易完成的小事。
希望对大家有一点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