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张旗鼓的赞美大城市,无论小城市是多么的安逸、宁静、清洁……
终于有机会在西安学习生活几个月的时间了,不必再以旅行者的身份去探知这座城市。试着去感受这座城市之美,细细体会大城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和更多的可能……
只为使用何必拥有
出行从来都是让小城市的人引以为豪的,自然也就成为他们诟病大城市的利器,交通拥堵、汽车尾气也是大城市的顽疾。治顽疾要用猛药,于是各种限行令、限购令成了控制交通流量大法宝,虽然这样的方法就像节食减肥一样,短期好似效果显著,但长期来看不过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罢了。
车多是因为人多,肉身的大规模聚集,彰显了大城市吸附人口的巨大能量。人们大量涌入城市,为城市增加了活力,让需求不断地旺盛起来,同时,来自天南海北的人带来了千差万别的创意和想法,这些不同的理念通过不断地碰撞与融合,给城市带来了千奇百怪的产品和服务。
如果你不想挤公交,又害怕驾车被堵,还可以在上班出行的路上锻炼身体,实现“并联的生活”,骑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骑车带来的问题是:
- 停放不方便,有被偷盗的风险
- 一旦骑车出门,就很难中途变更出行方式
怎么样才能尽享单车带来的乐趣,又不被单车所累,摩拜单车解决了这个问题。
当你有骑车出行的冲动,在路边看到一辆造型时尚的单车,只要哪出手机,轻扫单车上的二维码,就可以千里走单骑了,到达目的地把车子一锁,就算交付了,方便又快捷。
这种基于互联网技术,共享经济模式是以人的大规模肉身聚集为前提的,没有庞大的人口规模,就不会有人为了解决出行问题想办法、出主意,这也是Uber、滴滴打车能够在大城市风靡的原因。
这种共享经济模式背后的思考逻辑是——产品向服务的转变。按照传统的逻辑方式,要使用一样东西的前提是必须拥有一样东西。要住房,就必须买房、要坐车,就必须买车,可是拥有一样东西所花费的成本远比使用一样东西贵很多,共享经济的出现就是让所有权与使用权发生了分离。使用者不一定就是拥有者,而拥有者把自己所有的东西给别人使用最大发挥了物品的价值,何乐而不为呢?
勇敢地走入陌生人的世界
小城市是熟人社会,很多人像麦子一样春播秋收,世代生于斯长于斯。人口缺乏足够的流动,人们之间的交往固定而频繁。长期的人际交往带来了人们在处理解决问题时,更喜欢用情感与关系的请疏远近来确立行为规则,这所谓熟人好办事。刚性的规则往往在潜在的“差序原则”面前的显得软弱无力,而刚性规则的不彰又反过来不断加强人们对拉关系、走路子的孜孜渴求,互相促进,而又相互强化。
这样使得小城市的人在脉脉含情中更显的有人情味,但这必然带来商业和经济的不振,因为商业活动的本质是利益的公平交换,在缺乏公平规则的前提下,交换行为就会被扭曲,显得不伦不类、乱象丛生。
大城市是陌生人的社会,在面对汹涌人群的时候,没有谁有时间和精力与自己有各种各样联系的人成为朋友。于是,必须建立一套高效、公平的规则来保证每个人的正当利益都得到保护。因此,大城市的制度环境更为完善,公平竞争代替了盘根错节的关系网,自然就少了些“人情味”。
当然,这样的比较只是说明了大小城市间的不同,并不是说那个好,另一个就必然坏。好坏是价值的判断取舍,同样一件事每一个人都会做出截然相反的评价。这也体现出人性的复杂与多样,在比较中,自然就会发现自己的优势劣势所在,选择也就从容一些。
赞美大城市、向往大城市。或许是因为自己缺乏在熟人社会中获得优势的能力,所以渴望在不同的环境中磨练技能,获得成长。至于喜居于小城之中的人,只要能够克服把匮乏当做安逸,把平静当作稳定的毛病,在小城市安身立命是自己审慎冷静地选择的结果,当然无可厚非。
只是,不要把别无选择当作选择,然后为自己的无奈之选做无谓地辩护,这是对自己的敷衍和不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