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抚养》读书笔记-7

家庭是养育的场所,养之育需要家长在照顾、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培养情感,以浸润的方式告知或带领孩子学习如何做人做事。

而学校是教育的场所,教之育是老师在规范的要求下,在一视同仁的背景下,以讲授和教习的方式让学生学习知识 。

养育中的“养”,更多的是抚养。“抚”是一种动作,养孩子时伴随着这种养育的动作的,还有养育者所呈现的表情和随事而做出的反应即态度。这是一种生活性的自然示范。

父母是孩子天然的老师,其资格源于血缘,因血缘而对孩子产生责任感、爱、耐心和期待,并给予帮助。父母的态度与言传身教的示范是养育的本质。

“教”可以是教知识、科学、做人的道理等。但是,所有的教育都不能替代或跨越注重情感抚养的养育。如果没有来自心理抚养的情感作为基础,教育只能教术,不能教心。从这一点我们要明白,家庭的养育比随后的教育更重要,更基础,更具深远的影响。所以,家长不要错过孩子六岁之前的养育过程,不要等孩子上学后,指望由老师去解决孩子的各种心理问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李玫谨老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通过大量真实案例各种违法犯罪人的心理问题,追述到犯罪人早期的家庭教育和...
    焱燊阅读 589评论 0 0
  • 家庭功能体现在父母的修为中。 人的问题在早年,早年的问题在家庭,家庭的问题在家长,而家长的问题在婚姻。有子女的婚姻...
    萱影释心舟阅读 543评论 0 1
  • 当一个人在童年没有经历过比金钱更重要的“爱的抚养”时,他的内心就不会拥有哪怕一丝的爱。 父母给孩子什么,孩子就会给...
    涧水清清阅读 321评论 0 0
  • 孩子的问题多由身边的大人造就。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的很多问题都可从父母身上找到影子。 “不教而善”需要两个...
    萱影释心舟阅读 395评论 0 0
  • 亲自陪伴比只给孩子挣钱更有价值 家长才是最好的矫正专家,家长不能回避孩子的教育问题,这与花钱多少没有关系。心灵的成...
    萱影释心舟阅读 20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