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兴趣爱好的困惑
在我刚毕业找工作中经常感到困惑,面试前填写表格兴趣爱好那一栏着实让人不解。我应聘的岗位和自己的兴趣爱好有什关系吗?填写的爱好和自己岗位相关是不是更好?兴趣爱好能考察到一个人的什么能力呢?
当然,企业在不厌其烦的问我们的兴趣爱好是什么,我们大多数人也不厌其烦的在读书、电影、篮球、辩论中选择几个作文自己的兴趣爱好填上,再无下文,或再硬凑上几个字。从小学过一种乐器的算比较幸运的,可以填上钢琴几级等,多写点。
可,这些真的是我们的兴趣爱好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一次公司舞蹈兴趣社举办第一次学习活动,我也是其中一员,同时也负责组织这次活动,有一个同事是在大学一直兼职舞蹈老师,自然成了我们兴趣社的主心骨——老师。但在舞蹈社成员一起去舞蹈房学习的时候,这位舞蹈老师,就自顾自的开始跳起来,场面一度尴尬。我提醒她,可以教我们先跳简单的,帮助第一次学习舞蹈的小伙伴培养点兴趣。
可是她有不同的想法:“请你们大家不要把我看成是老师,我们都是兴趣社的一员,既然喜欢,大家可以一起看视频、抠动作,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不是吗”。
仔细观看这个舞蹈老师,她的经历恰恰自证了她所说的。她也是一直对舞蹈感兴趣,自己扣,自己学,后来有机会去北京学习了一段时间,在大学期间,就一直兼职教舞蹈,现在,就算不工作,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也能挣到我们普通员工的一份工资了。相比自己而言,一直说着自己喜欢拉丁,一直好奇拉丁的指法,却从来没搜索过拉丁的视频讲解,一直还坚信认为,等挣了钱,找专业的舞蹈老师来跳舞。可是从来没有开始过,从没把舞蹈视频拿出来,在家认真的扣着动作,我发现,这位号称自己喜欢跳舞的同事,是真的喜欢。因为她起码做到了一件事,就是兴趣变现,她的兴趣已经实现价值交换。
那天,我把拉丁视频找出来,认真的学习了手指是怎么样的,最简单的动作拆解是怎么跳的。这次活动之后,我收获了不去舞蹈房也能开始跳舞的信心。
为什么我们没有坚持自己所说的兴趣爱好?
为什么大多数人谈论兴趣,说着喜欢,却没有尝试坚持过21天,甚至都没有开始过?有太多的人说一万遍喜欢写作,还在脑海中意淫写作,没开始发表一篇文章;有太多的人说喜欢旅行,可是钱都没开始存过;有太多人说喜欢吉他,可是买回来的吉他已经落了很厚的灰。
兴趣是一件很难坚持的事吗?其实不然。
古典在《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对兴趣做过详细的解释,我们的兴趣分三个等级:感官兴趣、自觉兴趣、潜在兴趣。但是感官兴趣是收到外界的刺激的影响,让我们当时很开心,外界的刺激决定这感官兴趣的长度和强度,我们无法集中精力在任何一件事物上,没办法形成能力。
而自觉兴趣则不同,是认知行为参与的兴趣。自觉兴趣比感官兴趣更高级,认知行为需要我们思维的加入,让我们兴趣可以更加持久并定向在一个领域,从而在脑子里形成回路,产生能力。而能力会反过来让我们能体会和学习更多。这也解释了我们大多数人所说的喜欢,只是还停留在对外界的感官刺激的快乐中,若没有到达自觉兴趣,并不能坚持太久。
尝试兴趣变现
那如何把我们的兴趣从感官兴趣提升到自觉兴趣呢?建议是在刚感兴趣的时候逼自己尝试深入,定个小目标,尝试变现。我们需要在刚刚感兴趣的时候,就开始深入,而不是浅尝辄止。在感官兴趣还没有消退时,尽快掌握更多的知识,使自己的感官兴趣进化到自觉兴趣。然后,给自己找一个兑换价值的方式,把这个兴趣和你最感兴趣的价值绑定。别把自己的目标设定的太高,以免产生失落感。
而我建议是尝试价值变现,能够为自己带来收益,哪怕没有赚到钱,也能有个目标在等着自己去进步,去突破,而不是原地踏步。
所以,最后我们看一下《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的一个面试者的对兴趣爱好的回答:
我喜欢看书,尤其是科幻小说。科幻三巨头中,我尤其喜欢阿西莫夫,还有凡尔纳,特别是阿西莫夫《银河帝国》里面关于骡的部分。我关注每一.届星云奖和雨果奖。在国内的作家里,刘慈欣的《三体》系列对我影响最深。我曾经自己写过一小段面壁者罗辑(《三体》男主人公)的外传,发在自己的博客上了,有两万多的点击量。如果可以,我很希望从事和文字相关的工作。
看完这个回答,或许我们能明白,企业为什么会在面试的时候问关于兴趣爱好的问题的用意,一是看我们是否有讲感官兴趣进化到自觉兴趣和尝试价值变现的能力;二是因为,有自主兴趣的人本身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去探知。所以,说着喜欢什么的人,可以开始行动起来!喜欢写作,就开始尝试写文章赚钱试试?喜欢跳舞,先定个舞蹈老师兼职试试?唯有行动、对未来的探知才能称得上,自己是真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