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蒙台梭利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敏感期”。这个概念在现代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知名教育专家孙瑞雪,曾出版一书《捕捉儿童的敏感期》。人们发现,这个概念有助于成人更好地理解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行为。
这个概念的启发来自于动物学研究。荷兰科学家德弗里斯观察动物生活时,发现了敏感期的存在。蒙台梭利进而借鉴到教育工作。她发现,敏感期会让儿童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从对某种事物的兴趣转移到对另一种事物的兴趣,让他能够持续地在周围环境中选择必要的东西,完成一个又一个能力的增长。
这一发现,让人们意识到,“成人必须为精神的胚胎提供一种适宜的环境”。其中的具体做法就是,让婴儿长时间看到相同的景象。例如把婴儿放在有点倾斜的床上,让他能俯视房间;也可以把他放在花园里,让他观察周围的事物。
蒙台梭利将敏感期,表现划分为外部秩序和内部定向,外部秩序是指“儿童总是通过物体的外部秩序而认识他周围的环境,并理解它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具体的表现是,一岁半或两岁的儿童,对于物品的摆放顺序会有格外的敏感,并且渴望能够按照原来的顺序摆放好。内部定向是指“儿童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以及它们的相对位置”,具体的体现是,极小的孩子,例如一岁半左右的婴儿,会希望别人帮他洗澡时用固定的手势。
蒙台梭利指出,敏感期对于儿童的智力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敏感期是渐进的,几乎持续到五岁。工人必须尊重儿童的敏感期,尊重孩子的注意力,不要去打乱孩子的内心活动。孩子的敏感是超乎常人想象的,许多儿童能注意到的小事物,是成人忽略的。这是“儿童和成人不能相互理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