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休息,在家躺着,一整天都处于醒了看电视,困了接着睡的循环状态,整个人软绵绵的,越睡越困,越躺越没劲。
老话说,春困秋乏,但为啥我一年四季都困?要问我什么时候不困,这个问题真得好好想想。
拿着手机,刷着微博,逛着朋友圈,偶尔冒出一篇有吸引力的标题文章,点进去看看鸡汤或毒鸡汤,再想想朋友圈铺天盖地的代购广告,瞬间不困了,像打了鸡血一样,赶紧起来该看书看书,该学习学习,但始终正经不过三秒。
眼睛往旁边的手机上一瞥,手就不自觉伸过去了,微博视频看起来,微信消息聊起来,朋友圈刷起来,是不是觉得坐着看手机好累啊,那换个姿势躺下吧,然后又重复了之前的动作,动弹不得。随便晃一晃,半天没了,再躺一躺,一天就过去了。
葛优躺,不再只是一个瞬间动作,而是成为了一种持续状态,当然只属于深度惰性患者。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用这句话来描述深度惰性患者的心态很合适,但如果要更贴切一点,我觉得再加一句,却终不得之。
行为惰性,只是浅表层的,只表现在知道要做什么或想做什么,但不愿意付诸行动。
昨天和一个同学聊到减肥的问题,她一个星期瘦了差不多近十斤,我以为肯定是吃了减肥药或者是减肥酵素一类的东西,她说这个真没有,全靠少吃和多运动。
健身卡,瑜伽卡,我都办过,但每一次都是在给健身房和瑜伽馆做贡献,绝对不会超过三节课。以前总说是因为太忙了,其实只有自己知道,哪里是忙,就是懒。
为了克服实在太懒这个问题,从上个月开始和两个朋友一起制定了打卡计划,里面包括读书、写文章、学习等等,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自己确定,只需要每天把完成情况在群里面打卡就可以了。
理想总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尽管如此,却仍然没能有所改变。上个月的最后一天因为没能完成任务熬夜到凌晨三点,但还是亡羊补牢为时晚矣。平时给自己留了一个大窟窿,临时抱佛脚如何也补不上。
这个月刚开始,似乎又有拖延的迹象了。拿起书,翻不了几页,就开始哈欠连天;打开学习视频,看不了几分钟,就点开综艺节目;点开文档,一个字没敲出来,就点开娱乐新闻。
鸡汤救不了我,打卡救不了我,我该如何拯救自带惰性的我?
行为惰性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思维惰性。思维惰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目标,每天如行尸走肉一般,停滞不前;二是对某件事情很熟悉,习惯于用固化思维去处理,而不会寻找新的想法和思路。
从上一次熬夜码字到现在已经一个星期了,竟然没有一点想写的东西,脑子里一片空白。好几次打开电脑,手放到键盘上,却一个字也敲不出来。
思维惰性,一旦习惯,便一发不可收拾。
会懒于与他人接触交流沟通,把生活过得散漫无拘束,起居无规律。以至于把自己困在自己的围城里,别人没办法进来,自己也不愿出去,不再合群,孤芳自赏,生活变得一团糟。
会逃避现实的处境,对于自己的错误寻找各种借口,并以之自我麻醉与自我安慰。麻醉与安慰,进而变得麻木,同样的错误一遍遍上演,而毫无改变的想法。
会形成半途而废的习惯,觉得完不完成没什么大不了。坚持到底不仅仅是一种习惯,而是一种态度。不撞南墙不回头不一定是褒义,但中途放弃一定是贬义。
会对什么都漠不关心,对一切人或事都采取不思考不处理的原则,人云亦云,随大流是他们的法宝。冷漠的背后,是了无生机,黯淡无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一天都过得像复制粘贴一般,毫无新鲜感。
罗兰说过,惰性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认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下载,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
如何让我们真正地觉得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答曰,克服惰性。
从生活起居开始,先定个小目标,每天7点前起床,包括周末和节假日休息,把毫无规律的生活起居带入正轨,让周末的时间不白白“躺过”。
再定个学习的小计划。按照和朋友一起定的打卡计划,坚持每天按时打卡,不拖延,不滞后,循序渐进。
然后来个工作的小要求。不再犹豫不决,需要处理的工作速战速决,今日事今日毕。先工作后休息,切忌把任务拖到临上报的最后一刻。
最后做个思想的小提升。对工作生活进行总结反省,事无巨细,一点一滴都可以记录,聚沙成塔,逐渐学会有自己的想法,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
懒惰等于将一个人活埋。趁着还没被完全埋下去,开始拼命往外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