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我们女儿同学一家一起看电影吃饭,吃饭时候又聊了下关于学区房的困惑。
我们当前的情况是,小学还不错,但初中据说是菜中。初中的娃正处于青春期叛逆阶段,又是女孩子,当然还是希望能读个更好的初中。
大家一边吃饭一边闲谈这个话题,都一致认为初中要读个更好的。
不过稍微缓解我关于学区房焦虑的是,到小学四五年级仍然有选择的空间,不至于现在就要把学区房准备好。
这么一算,未来还有五六年的考虑时间,暂时就不再过度为学区房而忧虑了,不如把时间和心思先花在当下的成长上。
说到学区房,顺便也聊聊托举的这个话题。
看到一句话是说“养育子女是义务,托举才是恩情”,大概是这个意思。
有点赞同,也有点不赞同。因为我一直的观点是“我养育孩子,收获最大的是我自己,孩子给我带来了更多的快乐、希望、爱,作为回报,我会把自己一切好的东西都给她。”
所以爱她、托举她是必定的。只是如何托举,这是个问题。
有段时间,我们沉浸于“让孩子生活富足、有更好的教育资源、未来有选择出国读书的经济能力、大学一毕业可以关注爱好而不是迫于经济压力先考虑赚钱”这一思路里。
认为养娃、托举娃,前提就是得有钱,娃长大了也要留一笔钱给她,帮助她更好地实现自己。
但最近我的想法稍有变化。
变化的原因是来自一位当老师的姐姐分享身边的几位初中小朋友的事情,这些初中的小朋友都多少有些心理上的烦恼,要么无法继续学业、要么过得不开心长期陷入低落的情绪里。
看得我心慌唧唧。不禁去思考,我们托举娃究竟是为了什么?
当然,本质是希望孩子过得好。
但怎么算是过得好?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幸福的状态是不同的,没办法精准概括。
过得好没有上限,但却有下限。下限就是:健康、快乐,如果再加一条,可以是物质富足,能尽情追求自己的兴趣、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
健康、快乐就成了大前提。
如果托举娃,只在钱上下功夫,忽略掉健康快乐的大前提,托举就是一个伪命题。
那如何算是托举?
我现在对它的定义是——
人格健全、性格温和从容、身体健康、富有安全感和爱、能及时给予自己正向反馈、能感受并实现自我价值、经济跟得上不因为缺钱无法深造。
如果为托举排个顺序:爱的托举>自我实现的托举>钱的托举。
爱的托举,是底限。帮助她成为健康、快乐的人,不管成就如何,至少能在尘世里获得小小的幸福。
自我实现的托举,这个上升到了更高一个台阶。她能寻找到人生的目标,并为之而努力,让生活更加有意义、有追求。
钱的托举,是阶层跨越的意义了,也就是传说中的继承家产。这个有个更好,没有也不需要执着,毕竟时间、精力是有限地,难以既要又要。
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如何考虑这件事情的?
一起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