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林奕含
在危机四伏中成长,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青春的幸存者。
这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有多少的黑暗在我们所看不见的地方。又该如何形容这本书,血淋淋的刨开心脏 ,让我们不再是旁观的感受,而是好似亲身经历过疼痛。压抑,压的喘不过气来,痛苦,痛苦的想钻进书里打死那个老师,心疼,心疼的想抱抱那个女孩。
每每看到这样题材的的故事气愤远远大于悲伤,想起素媛里的那个小女孩,想到就会流泪,想到就想打人。这世界到底是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呢?我不知道何时会看清这世界,我一直觉得这世界好人一定多于坏人,我总以为坏人大概也有不得已的苦衷。但有些人不能称之为人。可是我们痛恨这些畜生又能如何,破碎的镜子永远有一条疤痕,那会成为一生的印记。无力,好像自己在青藏高原的顶端,稀薄的空气不够自己呼吸。会泪流满面,会窒息。
思琪说假如自杀,写遗书,只会写这爱让我好不舒服。可是这是爱吗,爱是什么?爱与性之间,应该是先有爱才会有性,而不是先是性之后才有爱?思琪懂爱吗?不懂,老师懂爱吗,不懂。之前有想打死老师的冲动,可是到此刻,突然觉得死是一种解脱,如果死是一种解脱,那么死对于这些老师而言是不配的。爱,是一个美好的词,可是当老师冠冕堂皇的说爱时,会让人觉得爱是世间最肮脏的词。这个黑暗,这个属于曾在成长中的许多小女孩小男孩遭受的黑暗,是人性中最肮脏的一面,也是最可耻的一面。
我曾在想为什么思琪与那些小女孩选择接受,为什么选择妥协。当思琪和她的妈妈说她们学校有个小女孩和老师在一起的时候,她妈妈的语言和所有的话就代表了这个世界对于这种关系的看法。最亲的人尚是如此,那么其他的人会如何看。 老师这些行为其实也是这个社会所给出来的便利。那么当我们在痛恨老师的行为时,还应该做什么。好像不是思琪身处一片黑暗中,而是我们都身处于黑暗,只是我们还有一点光,而思琪的光被老师无情的吹灭。
看着看着会有冲动想放弃这本书,因为压抑,因为痛恨,因为难过。这社会的黑暗一直都在,只是我们不去刨开就看不见,而刨开以后血肉模糊,会让人恶心,会让人难过。 可是这黑暗我们可以刨开却抛不掉。
该如何形容,老师的每一句的形容,都有种想打死他,不,不仅仅是打死他的冲动。这本书最大的感想是气愤,之后是痛苦。最后是无力,这世界的人很冷漠,也很恶毒,对于不关己的事,总是用着最恶毒的话。我突然希望思琪早早去死,去解脱这种折磨,可是这样是不对的,为什么恶魔还留在这世间,而被折翼的天使要用死亡来解脱,这样是不对的。可是应该如何,我好像找不到什么办法帮她们解脱,就像我永远理解不了一个有孩子有女儿的父亲,一个老师会对学生做这样的事。
林奕含在最后说她不愿消费任何一个房思琪,她是这世间最理解房思琪的人,因为她是房思琪,她希望给等待天使的妹妹一百个棉花糖的拥抱,可是这样的拥抱也是此刻的我想给林奕含的,给房思琪的。好像到结束的时候早就忘记了难过和愤怒,而是麻木。我是青春的幸存者,没有经历这些的黑暗,我曾经以为这社会应该是我所生活的一样光明,可此刻我想我从未活在光明中,只是我幸运的手中那一抹光没有熄灭。这社会是黑暗的,我们都生活在黑暗中,只是那些在成长中的幸存者手中有一束光。林奕含最终还是走了,我不知道是该欣慰还是应该难过,她最终还是做不到忘记这世界没有以强暴小孩为乐的事。她也可以说是解放了,终于不再做噩梦,可是这样林奕含再也不存在了,无法感受这世界最平凡的爱与乐,痛与悲了。那个施暴的人呢?还好好的存在着,这就是现实,不是小说,小说告诉我们坏人会得到惩罚,好人会得到回报,但现实告诉我们,坏人可能还会继续做坏事,而好人可能不会得到回报。可是这世界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其实也好像没有界限。
我感谢林奕含,感谢房思琪,感谢许伊纹。因为我是那个幸运的幸存者,心虚的幸存者,我可以不用感受和经历任何就可以感受到这世界的背面。我幸运的在这危机四伏的成长中,无忧的活到此刻。而我又心虚的用房思琪用林奕含用许伊纹的一生去感受这世界的背面。我痛苦过,气愤过,甚至泪流满面过,但最终我无力,因为我改变不了任何东西,我只能好好的护好自己,假如可以,在未来的日子里,可以尽自己的一生去保护好自己的孩子。可能我连我的孩子无法保护好。我颤抖,但也最终选择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