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80后,在我的同龄人中绝大部分都是听着流行音乐成长的,而我在同龄人中往往被称为异类,因为我痴迷于戏曲。所以刚刚知道我这一爱好的人都会很不解问我“戏曲那玩意儿咿咿呀呀听不懂,你是怎么喜欢戏曲的?”我有时会不假思索的回答到“从小就喜欢”。其实细细想来,我也真说不好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戏曲,为什么喜欢戏曲,因为我的家里就是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也没有谁特别酷爱戏曲,也许就是冥冥之中的一种注定吧
要说最早接触戏曲,还是在小时候,十里八村一年中总会有几个庙会,每逢庙会主办方就会请来戏班子唱几天戏,我和家人以及一些小伙伴去上庙会,都会去戏台那看看,我同行的小伙伴也只是凑凑热闹,在戏台子边追逐嬉戏,买个棉花糖等解解馋,而我却被戏台上的表演吸引了,我的家乡保定一般上演的就是河北梆子和老调,我那时还不懂唱的什么内容,但就是被那高亢激昂的唱腔吸引,我凭借自己个头小,一会就钻到最前边,扒着戏台边檐津津有味地看着。
我小时候家庭条件还很一般,也就是在电视上、收音机里偶尔能听听戏曲,所以接触的并不多,但每次听到传出的锣鼓声就会让我无比兴奋。我记得我二姨她们村庄里有自己成立的戏班子,每年过年时都会唱上几天,我也会住到二姨家,每天大幕拉开我都会准时扒在戏台边上去看,直到演出结束。
上了初中、高中都是住宿,学习任务也很繁重,所以这个爱好一直不温不火,也就是放假了偶尔的听一听,心血来潮也会学唱两句,但随着学习的日益紧张,这个兴趣似乎要退出我的生命。
经历高中的炼狱,终于上了大学,来到大学我发现大学生活很是丰富,各种社团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什么朗诵社,话剧社、绘画社等等。当时我就问学生会的师哥师姐们,“咱们有没有关于戏曲的社团”,我得到的回答是“没有”,我的内心有些许的失落。当时为了不让自己显得过于异类,我也开始随大流买个随身听,买几盒流行歌曲的磁带,闲暇时就去听,去哼唱,但不知为什么,对那些竟然没有感觉。忽然有一天,我听说我们学校英语系一个师姐喜爱戏曲,还成立一个戏曲社团,取名“青年梨园宫”,我无比兴奋,似乎找到了归宿一般,立刻去报了名,当然也很顺利的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我大学以前听的看的基本都是河北梆子和老调,来到唐山才知道,这里流行评剧,而且唐山是评剧的发源地。虽然以前也知道评剧《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等几个评剧的代表作品,但了解寥寥,加入“青年梨园宫”后,最开始的活动就是让我们看戏,每次社团活动,负责人就会给我们播放评剧的演出,我也很快被评剧俘虏了。除了看戏曲录像之外,负责人还不定期的邀请评剧团的专业演员给我们做一些评剧的讲座,那个时候我结识了唐山评剧团的台柱子张俊玲、罗慧琴两位老师,当然现在两位都已经成为享誉全国的评剧艺术家,都获得了中国戏剧梅花奖,这让我也感觉到无比荣幸。
当时两位艺术家给我们讲解一些评剧的知识,示范一下戏曲的唱腔和做动作,当时让我感觉到真的是美不胜收。我记得特别清楚罗慧琴老师当时提出让我们唱两句给她听,我就斗胆唱了两句报花名,张俊玲老师也在一次活动中让我们学习基本的水袖动作和《刘伶醉酒》中的一句唱,我也斗胆上台去模仿。再有就是我刚进入大学(2001年9月)正好赶上第二届中国评剧艺术节,虽然那一届没有能在现场看,但感受了浓浓的戏曲味道,让我也着实兴奋了很久,当然通过录像我们也观看了一些评剧节的剧目。随着社团活动的深入,随着和老师的接触,我感觉这些专业演员一点架子都没有,平易近人,她们还邀请我们去团里看她们排练,给我们演出票去剧场看戏。2002年9月第三届评剧艺术节如期而至,我也是第一次走进剧场看唐山评剧团的参演剧目《成兆才》,看着艺术家们精彩动情的演绎,我内心的兴奋和激动难以言表。时至今日,唐山已经连续举办了十届评剧艺术节,每一届我都会去看几场。
当然尤其让我更加难以忘怀的就是第四届(2004年9月)评剧艺术节,唐山评剧团参演的剧目是大型新编历史剧《香妃与乾隆》,张俊玲和罗慧琴两位老师分别饰演乾隆皇帝和香妃。评剧一般都是表现家长里短的小人物小故事,而此次却演绎宫廷剧,着实也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和创新。这出戏从剧团排练时我就总去“偷看”,到了进剧场联排,我也会溜进去观看,更让我感动的是在联排的间歇,两位老师看到我后还走下台和我交流。评剧节正式演出,我也很荣幸去剧场观看,我更是被那宏大唯美的演出震撼,被两位艺术家精湛的演出折服,没想到评剧也能演绎得如此气势恢宏,跌宕起伏。后来两位老师也凭借此剧摘得第23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我也第一时间给老师发去了祝贺的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