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思维就是在某种情况下习惯性地自动出现的认知和想法。
生活中,“习惯性思维”总会自动出现,如果不去有意识地识别的话,甚至觉察不到其存在。
很多时候习惯性思维确实能帮不少忙,遇到事情好像不需要太多的思考,就可以凭借以往的习惯进行处理,还挺有效的。
但是,也有很多时候,这个“习惯性思维”也挺让人无奈。
1、习惯性拒绝。
记得有一次我去外地办事儿,小哥当地的一位朋友挺关照的。午饭的时候,他可能觉得我们两个吃饭多少有些不那么方便,于是就又邀请了几个朋友一起。
大家年纪都差不多,聊得挺开心的。
饭菜上齐之后,朋友的朋友就很自然地站起来盛上一碗米饭,递到我面前。
当时,我第一反应是觉得让别人照顾不好意思,于是,马上就推辞道:不用了,不用了……
话一出口,才感觉不太对劲。就算再不想麻烦别人,接过一碗米饭又能说明什么呢?何必驳了人家的好意。
朋友的朋友有点疑惑地看着我,说:嫂子,你不喜欢吃米饭是吧?
朋友大笑,说:嫂子是不喜欢吃你盛的米饭……哈哈哈……
我当时简直有“一秒社死”的感觉。
后来,我反思了一下,发现有太多太多的时候我好像为了不麻烦别人,爱习惯性地说:“不用了,不用了!”
比如我提着两大兜物品,路过的同事说:我帮你拿过去吧!
我马上就说:不用了,不用了……
回想一下,好像我经常说一些拒绝的话,例如:不买了,不看了,不尝了等等。
其实,我也知道,拒绝别人无目的性的善意,其实是一种伤害。
但是,这种习惯性拒绝,总会不受控制一般往外冒。
2、习惯性地“想当然”。
很多时候,也会“想当然”的进入一种让自己烦恼的状况。
比如孩子做作业的时候,遇到不会的地方,我就会想当然地认为他上课没有好好听讲,肯定跑神儿了或者又跟小朋友说话了。
遇到上级部门来检查工作,如果抠细节抠得厉害,就会想当然认为:这是来挑毛病的。
比如跟家人聊天的时候,也会想当然的认为:我说的你都懂。所以就会出现说着说着就急眼的情况。
刻意地去觉察自己的一些情绪后,我发现,这种习惯性的“想当然”纯是站在自己的视角,不客观也不理性。
并且,很多时候的想当然,待真正的结果浮出水面后,都会“很打脸”。
造成不少的误会,还会自责和愧疚。
但是,这种习惯性思维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哪怕觉察到了,改变起来也很难,往往都是“事后诸葛亮”。
就像《后会无期》里说的那样: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旧过不好这一生。
道理不是不懂,就是遇到事儿了,习惯性思维就抢先给出了答案,总会弄得措手不及。
建立合理的习惯性思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所谓病去如抽丝,多年形成的习惯性思维根深蒂固,要连根拔起,就需要每日“三省吾身”,慢慢改变自己的认知,终能获得心理的成长。
最后,用《认知觉醒》里的一段话结尾:
如果我们习惯感情用事、不假思索,那感性思维就会占据主导;而若是习惯经常思考、时常反思,那理性思维便会占据上风。
习惯之所以难以改变,就是因为它是自我巩固的——越用越强,越强越用。要想从既有的习惯中跳出来,最好的方法不是依靠自制力,而是依靠知识,因为单纯地依靠自制力是非常痛苦的事,但知识可以让我们轻松产生新的认知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