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经济要转型,政府大力倡导消费,以拉动内需。
人们对物质享受的追求,早已风靡全国,攀比、贪欲普遍被激发出来。才有了“女律师炫富”、“12本房产证替女征婚”。。等等事件
评价人的标准只剩下金钱,所谓的成功也单一的唯“财”是举。
类似这样的标题随处可见,各种鸡汤、焦虑、成功学的文章充斥着大大小小的朋友圈。
人心到底怎么了?古有“石崇斗奢”,到今天连七岁的小孩都在炫富,两千来年,人心,似乎从未改变。
随时间推移、历史兴衰更替,变化最明显不过的是城市。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有“十三朝古都”之称的西安、洛阳,“八朝古都”的开封,“六朝古都”的南京,以及安阳、杭州、郑州、北京。。而今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上世纪初还是人烟稀少的小渔村。另有传说中的“楼兰古城”,只剩遗迹可寻。。
人生短暂百十年,在漫漫人类历史长河中,仿佛只谈眼前才有意义,毕竟各人体会各人的苦于痛。
谈及城市,免不了要谈房价,房价高低无非站在钢需和投资两个角度看,这个就略过吧(有大把专家比咱专业多了)。单单居住生活方面,什么大城市机会多,教育、医疗先进,各种资源多,生活便利。。什么小城市机会少,人情世故,思想狭隘,格局小。。
我老家四五线小县城的农村,近五六年来,每次回家都能见村里新的变化,首先是修了水泥路,通了自来水、天然气,网线也随处可见,小轿车也多了起来,鳞次栉比的小楼,不时又见谁家盖新楼。
近两年,建设新农村的政策落实,垃圾处理,厕所改造,农村的卫生状况也在逐步改善。
大型超市和各大品牌店早已入住了小县城,品牌下乡,快递兴起,公园,绿化带,各种休闲、娱乐、消费场所都与一二线城市看齐。
而目前,人们普遍焦虑的,主要还是两点:一是教育,一是医疗。
的确,大城市的资源更优,有能力你就争取更好的,但孩子成才与否由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再好的医院也有治不好的病人,随着医疗改革、教育改革,外在因素的差别越来越小。
再看一下我们的“中国梦”,中共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一个一百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一百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当我们的“中国梦”实现时,你还纠结大城小城吗?
纠结的,应该还是人心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