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三年,终于有一个回武汉的理由,武汉马拉松,无关探亲,无关访友,只待用42.195公里的脚步去丈量江城的每一处美。当报名成功时,人就处于一种忐忑之中,害怕这种来之不易的机会因为某种原因而错过,也有一丝激动,很多年轻时的记忆是否还在赛道旁边,当踏上D3060回武汉的列车时,那一刻的心才平静下来,武汉,终于等到你了!
禁不住诱惑的美食
超哥因为某些原因,遗憾的错过了此次汉马,还好有小亮继续陪我。到武汉已经是下午四点,领完装备已经接近六点,去看武汉的风景已无大可能,就直奔宾馆。放好行李后,小亮就提议去起点看看,顺便在路上吃点东西。两人骑着单车,逛悠在武汉的马路上,真有点当年上学的感觉,可惜岁月卷走了时光,只留下印象。
晚饭当然就点了一些比较有特色的菜,堤角牛骨头、粉蒸肉等都是比较喜欢吃的,忘了当年爱吃辣的传统,小亮尝了几口后,“不能吃,明天还要跑步呢”。口水已经流到嘴角,还能控制吗?“只吃一块,打包回去明天吃”,说是这么说,手里的筷子可没停,一块块的往嘴里放,“管他呢,反正300跑不到,340在路上看看风景也挺好”。确实心里比赛计划是430跑到21,后21公里东湖赛段就500-530到终点,既要参加比赛,又不能错过风景,这才是回武汉的目的。
饭后就去起点江滩附近看看,沿江大道两旁的霓虹灯,在湿漉漉的柏油路面洒下红红绿绿的彩练,像是节日里的焰火,映称着城市的繁华。晚上8点,汉马的工作人员已经开始准备工作,可见组委会的用心程度。有些武汉市民自觉帮助工作人员摆放指示标,装卸隔离栏。看见我穿着像比赛的样子,主动的问“是来比赛的吗,加油啊”。心里感动许多暖意,也抱以感谢的微笑。
跑不出堵塞的拱门
起床才发觉昨天的吃对自己的影响非常大,正常的排便已经变成了便秘,预示着比赛过程中肯定会肚子疼(我肠胃一直不好)。按正常的习惯吃好早餐,补好水,和小亮一起出发去起点。
武汉的地铁表现了他对汉马选手的真诚,即使发了地铁卡,那刻去比赛的选手全是走的无障碍通道,而且到了江汉路站下车那刻起,地铁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满脸微笑很热情的对每个人予以问候和鼓励。参加了那么多比赛,第一次没有主动去问方向,都会有人看你的号码,然后为你指你该去的方向,整个人流的秩序非常好,没有发生任何拥挤的事情。
小亮是A区,我是D区,到了各区的分界点,我和小亮就分开了,互道珍重,也相约今年北京。在D区入口碰到了赵华大哥,和我是老乡,也在上海工作,跑步让我们认识,虽然联系不多,只要能一起参赛,我们都会在起点合影,然后聊聊天,交流一下感情。
D区虽然很靠后,仍然没有逃脱武汉人的热情。离比赛开始还有30分钟,为选手加油声已经开始响亮起来,而且湖北十里一乡音在我这个湖北人耳朵里顿就像温暖的交响曲,有武汉话、黄梅话、蕲春话、黄石话……,当然还有流在我血液中的大冶话---“哈啰型,要跑40几公里”。
比赛枪响,D区人流开始缓缓的向前挪动,快到拱门时,人流突然不动了,有比赛计划的我,只能往前挤,到了拱门前,才发觉很多人都挤在拱门下拍照,还不停变换方式,偶尔像我这样有比赛计划的喊道“不要堵住拱门”,马上就被怂回来了“不拍照参加什么比赛啊,跑得快去前面啊”。好吧,D区的跑渣就这么无言以对。
忘不了雄伟的大桥
好不容易出了起点拱门,就跟着人流往前跑,武汉人民在赛道两旁热情的呼喊声,“让一让”的声音,前面的跑者根本就听不见,只能在人流中见缝插针的穿行,既定的配速根本就达不到,而且人还特别浪费体力。很快就到了武汉长江大桥。人生第一次想参观而且参观的景点,就是武汉长江大桥。23年前,一个乡下的孩子第一次到大城市,第一次看到书本中写的武汉长江大桥,雄伟的样子没法用相机记录,只能印在脑海里,那么多年,每一次想起还是那么激动。
跑桥一直是我的弱项,不管是上马的龙腾大桥,还是无锡的大桥,每一次一过桥,整个从精神状态还是配速都会有一个明显的下降,何况是上下落差近60米的武汉长江大桥。还好这次是没有目标的比赛,心里负担多多少少会小一点,就按自己的习惯把配速降到了450。运动压力的减轻,也给了自己一点思想空间,马上就想到了当年在车上看武汉长江大桥的情形,还好武汉长江大桥没有多大改变,龟山电视塔依然雄伟,黄鹤楼还是标志性立在江对岸,只是电视塔上再也不是23年前“三五香烟”的广告了。
跑在长江大桥时自己适当往边上靠靠,桥下是百舸争竞,桥上是万人同奔。曾经的少年已经到了中年,瞻仰的方式已经从车上变成了跑行,日月见证了成长,也刺深了眼角的皱纹,踏上不变大桥的雄伟,23年心灵和记忆纹线,用汗水来诉说,两旁的加油呼喊,是家乡亲情的温暖,那么多年,不管在哪,天南地北,依然不变,那刻时间凝固,脑海里出现众多影像,离不开的同一词,湖北!
停不住美丽的东湖
过了21K,开始进入东湖,两边的加油声依然没有停歇,1小时33分过半程线,比计划提前不少,也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在东湖中停留。到23K,肚子终于坚持不住了。经过近7分钟的整理,一身轻松的跑进了东湖绿道。千里湖面白帆点点,步道两旁大树蔽日,微风吹来,30公里的温度在此刻稀释,几缕琴声,让人不禁目光四处寻找,佳人在何方。湖鸟的清鸣,穿过路旁呼喊,武汉的热情还有飞禽。 “如何不作钱塘景,要与江城作画图”已经让我忘自己是42公里赛道的跑者,把自己当成了一名观光客,配速不自觉的放慢到了530。
有不少跑者和我一样,被东湖的风景所迷,纷纷停下来拿出手机记录那刻。可惜跑步的习惯让我把手机放在存衣包,只能让美景印在脑海,碰撞曾经的记忆。大学那会,每年寒假在武大停留,与合翔在东湖旁合影的大石依然还在,当年腥臭的气息已经变成了树木香甜。赛道两旁武大学子,让人感动青春的气息和岁月的残酷,只是一瞬间,让我过去了23年,待回首,有几人此刻与我共有。
跑过东湖绿道,就快到了终点欢乐谷,武汉人民的声音依然此起彼伏,不间断让人感受温暖,3小时33分(净时3小时30分)记时牌让留下武汉马拉松成绩的记忆,跨过记时毯,也结束了丈量记忆的历程,志愿者很温馨的挂上了完赛奖牌,发放了完赛物资。简单的冷身和放松之后,也没感觉多少疲劳。取回存衣包后,就开始用手机给亲人和朋友发平安短信,分享自己的喜悦。有个志愿者看见我坐下来,非常紧张的跑过来,关心的问: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那刻又一次感动。“真的没有,非常感谢你的热身”,与志愿者一个真诚的拥抱,感谢他们!
, "�~�N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