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桥梁、高速、机场等工程中,基面处理直接决定防水层寿命与行车安全。如何快速清理浮浆、提升附着力?江苏经纬隧桥防水技术有限公司用实践验证:选对工艺与设备,工期可缩短30%,成本下降20%以上。
一、一台设备解决三大难题
传统基面处理常面临效率低、清洁度不足、粗糙度不均等问题,而移动型抛丸机凭借三大优势成为新宠:
灵活高效:无需固定场地,单日处理量超8000㎡(相当于10个工人一周工作量);
深度可控:从钢桥面抛丸除锈到混凝土路面抗滑修复,冲击强度精准调节;
一机多用:适配桥面防水层预处理、隧道抛丸防滑、沥青路面抗滑修复等场景。
以京沪高速新沂至江都段改扩建工程为例,江苏经纬团队采用进口抛丸设备,仅用3周完成全标段旧路面清理,为超薄罩面施工抢出关键工期。
二、这些场景正在用抛丸“悄悄省钱”
桥面防水:处理后的混凝土基面粗糙度达50-100μm,透封黏层渗透率提升60%;
钢桥面防水:清除氧化层与微裂缝,环氧沥青粘结强度提高至3.5MPa以上;
路面修复:抛丸+微表处组合工艺,使防滑罩面寿命延长至8年。
溧阳至高淳高速公路施工时,原计划铣刨3cm混凝土层,改用抛丸工艺后,仅处理表层2mm即满足稀浆封层要求,节省材料成本超百万。
三、为什么头部项目都选某“抛丸工艺”?
作为国内抛丸施工标杆企业,江苏经纬的竞争力藏在细节里:
✅ 定制化方案:针对彩色罩面、薄层罩面等特殊需求,动态调整钢丸粒径与行走速度;
✅ 进口设备集群:德国抛丸机+智能回收系统,施工粉尘浓度低于国标限值;
✅ 全流程管控:从桥面精铣刨到透层喷涂,20年工艺数据库支撑精准决策。
在G347通江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中,项目团队通过抛丸工艺实现桥面与路基无缝衔接,减少后期维护投入超30%。
四、给工程人的实用建议
选工艺看数据:钢桥面抛丸后Sa2.5清洁度、混凝土桥面拉拔强度>1.5MPa才算合格;
防踩坑指南:雨季施工需配备烘干设备,避免基面返潮影响黏层粘结;
趋势洞察:驾驶型抛丸机正成为大型项目标配,效率比手持设备提升5倍。
写在最后
从沪通长江大桥到常泰长江大桥,江苏经纬隧桥防水技术有限公司的“经纬抛丸工艺”已护航百余项工程。如果您正在为桥面防水、路面抗滑修复寻求高性价比方案,不妨留言探讨——让专业团队为您算笔“技术经济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