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篇一(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看齐)有道(有道德之人)而正(端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过分要求,居住不求安逸,行动快但说话谨慎,与有道之人交流辩证自己的是非,这样可算是好学了。
体会:
本章主旨:好学之人。
孔子曾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此处又说“食不求饱,居无求安。”似乎矛盾,其实不然。前者指祭祀,敬鬼神而不厌精细;后者是讲生活,不追求过分和安逸。
孔子提出好学之人的特征:一是饮食上不贪吃,二是居所上有地方住就行,三是有事马上行动但不轻易说,四是向学问的人学习促进自己进步。
孔子论语的核心价值标准,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哲学依据和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