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叶广芩的作品,便喜欢上作者的文风。
《豆汁记》语言生动、质朴、接地气,轻松自然,娓娓道来,更像是唠家常。没有一定功力是无法写出这样既有情节,人物性格又饱满的作品的。
《豆汁记》作者叶广芩,女,1948年出生,北京市人,满族,祖姓叶赫那拉。曾就读于北京女一中,1968年分配到陕西,当护士、记者,1990年在日本千叶大学学习,回国后于1995年调入西安市文联从事专业创作。1999年任西安市文联副主席。2000年开始到周至县挂职任县委副书记,关注生态与动物保护,长期跟蹲点于秦岭腹地的老县城村。
现为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文联副主席。西安作家协会副主席。著作量丰富,曾写过数篇长篇小说、中篇小说、散文等,作品文风老练,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同时又包含深刻的社会意义,在社会上深受读者欢迎和好评。
《豆汁记》正是这样一部情节与文笔俱佳的作品。
《豆汁记》开场很有意思。对叶家的一家之主(父亲)性情的介绍仅用了几件事:领羊、领树、领虫、领人回家,就把父亲这个老北京男人的善良、富同情心,仁义而有担当的性格刻画出来。
像寻常往家里带东西一样,莫姜,就是父亲在大冬天领回来的女仆人。
莫姜看上去五十岁左右,长得极普通,单眼皮,薄嘴唇,尖下颏儿,左侧脸部还有一道长长的刀疤。刚刚进门,小主人便被她可怖的面容吓着了,对她充满了戒备心,不喜欢她。
随着对莫姜了解的加深,在相处的日常里家人慢慢地发现了莫姜的各种好。
莫姜矜持、沉稳、有规矩。虽然话不多,但说起话来却不紧不慢,听得真切又从无高声,在四爷面前说话都是向后退两步再转身。睡前衣服叠好,鞋子摆放整齐。
莫姜睡相好,不翻身,不打呼噜,侧身躺着,如一张弯弯的弓,安静得没一点声响。
莫姜走路快而轻,低头目不斜视,无论高兴与否,嘴角永远微微向上挑着,父亲说这叫“喜性”,是做人一种很重要的功夫,这种做派绝非一日之功。这些莫姜的言行举止,深深地印在小主人的脑海中。
莫姜有一手好针线活计,总是随身携带一个缝袜子的木质脚底板,告诉小主人,有她在,你的袜子永远不会露脚后跟。
莫姜最拿手的还是做饭,她“做饭的手艺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因为她的勤快和用心,为叶家做的一日三餐给这个家庭带来了莫大的变化,让全家人心满意足,父亲“很滋润,满脸红光”,甚至父亲为此经常宴请宾客,找各种机会显摆自己家仆人的饭菜功夫。
除了饭菜做的精细,莫姜平时的性情静得像水,不善言语也不讨厌,但手却老不闲着。平日里做的各种花样别致的面食小点心也让全家人满生欢喜,用父亲拉回来一车的白皮松烤出的“松肠”更是远近闻名。
莫姜有两样菜做的非常地道。“醋焖肉”和“鸽肉包”,这两个菜的做法作者都做了极详尽地描述,让读者仿佛亲眼见到了这些色香味俱佳的美味佳肴,甚至好像也饱尝了这两道美食。还有用锯末煨出的豆汁,这种平民的小吃,也让莫姜做得味道纯正,鲜美可口。吃的小主人一辈子都忘不了那个味道。
小主人在与莫姜相处的过程中,也喜欢上了莫姜,甚至觉得比母亲还亲……
叶家与莫姜相处近二十年,父亲给莫姜的评价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疤痕是浮在的东西,疤痕之下,莫姜相貌平静如寒玉,神色清朗如秋水,那气质不是谁都能有的。父亲把莫姜沉静有教养、不卑不亢的性情总结的淋漓尽致,莫姜是用自己的人品和劳动换来了叶家人的尊重。
多年后,莫姜那个已经“死了”的丈夫刘成贵突然来找莫姜了,此时的刘成贵已经变成了叫花子,小主人提醒莫姜,他是一只狼,你可要记住。但莫姜依然收留了他,还有他带来的原来老相好的一个孩子。莫姜在万般无奈下变卖了自己那个珍贵的玉扁方,安置了这对父子。小主人抱怨这以后就得养着这父子了,莫姜说:过日子,谁能说谁养活谁。
这里开始凸显莫姜的性格特征,有善良贤惠、逆来顺受这些中国传统女人的特性,又有外柔内刚的特质。这也许依然和她所受的教育有关,但也许也正是莫姜的生存真谛,善良、宽容、忍耐。她一定明白,大哭大闹又能怎样?反抗了又怎样?刘成贵会让她好过吗?何不趁着彼此还有点感情再给彼此一些温暖,这也暗示了莫姜仍然向往有个自己的家庭有个归宿的那份心思,寄人篱下,做仆人,终还是缺少了一份自尊和安全感。
文革期间,刘成贵的儿子刘来福造反,殃及了叶家和莫姜,莫姜拼死捍卫叶家,但依然无法阻挡刘来福的疯狂。
她把自己的身世向小主人和盘托出。她是满族镶蓝旗的后代,11岁进宫做了敬懿妃子的随身侍从,专门研究妃子的御膳,后来妃子把他指婚给御膳房大厨刘成贵,这婚姻把她害惨了,刘成贵嗜赌最后把莫姜也赌了进去,刘成贵后来就失踪了,再后来你们就都看到了,他又活了…..讲完这些,莫姜好像卸下了压在心头好久的重负,心里终于踏实了,便安心的走了……
莫姜这一走便永远地走了。第二天就死了,死于煤烟中毒,是莫姜有意为之。依然是为了报恩叶家,不再拖累叶家。死的时候依然穿戴整齐,脸上平静光润。
有人说莫姜死的惨,我却不觉得,她没有被刘成贵的儿子害死,没有被瘫痪的刘成贵拖死,也没有因疾病而死,她的死是全由她自己做主的,是做好了准备的,死得勇敢,死得体面,死得有骨气,这也是捍卫了她一生都在维持的尊严,为自己板板整整的一生画了完美的句号。
我哭了,是难过,更是感动。
特别喜欢莫姜这个人物,正像作者所说,这样的人再也没见过。我把她想象成落入凡间的天使,再多的苦难和卑微都不能夺走她骨子里的高贵。这篇小说虽是中篇,但莫姜的形象却深深刻进我的脑海,日后我都会拿她对照自己,自己的生活,让自己心灵有触动,精神品质有提升。
小说开篇引用的京剧《豆汁记》中女主角金玉奴的一段唱词:人生在天地间原有俊丑,富与贵贫与贱何必忧愁……穷人自有穷人本,有道是我人贫志不贫。便是对莫姜一生最精炼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