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署名为“颜真卿”书丹的墓志。这一考古发现,让颜真卿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并引发了此“颜真卿”是否彼“颜真卿”的某种猜想,也有人从墓志的书写风格和墓志铭的纪时方式,就这方墓志铭是否为颜真卿所书,提出疑虑。
小时候练过一些毛笔字的人,基本上都知道颜真卿,他一直被当做书法家来看待的,但是,这位刚正不阿、忠贞不屈的唐代名臣,他的人生却远不止书法所能概括。
常言道:“人以书贵,书以人贵”,作为颜体书法的开山鼻祖,其笔下的一竖一横,都出自于忧国忧民、壮怀激烈的伟大灵魂;一撇一捺,都熔铸着有血有肉、真实的人生,颜真卿的书法作品,无不与其立身行事一起,激荡着忠魂的正气之曲。
公元709年,正是盛唐到来前的黎明。没有神仙托梦,没有高僧禅机发言,更没有厅堂的红光四射,在一个寻寻常常的初夏时节,颜真卿出生在京城长安。
颜氏家族可谓高门上第,代代书香,作为“孔颜曾孟”儒学四姓的颜氏一族,颜真卿的家学渊源十分深厚。细数祖上的风流人物,有孔门七十二贤之首的颜回;有文辞与谢灵运齐名的颜延之;有才辨学博,写《颜氏家训》的颜之推……颜氏家族以德行、书翰、文章、学识卓著的优良传统而引以为傲。
颜真卿三岁丧父,母亲殷氏带着十个孩子,艰难度日,家境败落,迫使颜真卿不得不想方设法学习,买不起纸笔,于是用毛笔蘸黄泥水在墙上写字,无论是盛夏还是隆冬,他都一边复习功课,一边练习书法。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首《劝学》正是颜真卿的切身经历。
过早地丧失了父爱,但有众多兄弟给予颜真卿关怀和教诲,尤其是二哥,由于长颜真卿十五岁,实际上发挥了老师的作用。那时,颜家养了一只断腿鹤,颜真卿在墙上写字累了,就逗那断腿鹤玩,他很顽皮,把鹤背当墙,用毛笔写字。
二哥颜允南看见后,严肃地对他说:断腿的鹤虽然不能飞,但仁爱的君子也该爱惜它的羽毛。这番话,颜真卿记了很多年。他晚年为颜允南撰神道碑文时,称哥哥对自己发挥了“师训”的作用,不但教给自己学问,还传授给自己人伦礼貌和立身之道。
在兄长和众人的训导和帮助下,公元734年,26岁的颜真卿中了进士,先是担任校书郎,后又被任命为醴泉县尉、长安县尉、殿中侍御史等官职。无论在什么职位上,颜真卿都兢兢业业,勤谨履职,洁身自励,清明、清廉、清正,两袖清风,不负于自己的清臣之字。
进入仕途,颜真卿并未放弃书法进取,他曾拜名满京师有“草圣”之誉的书法家张旭为师,刚开始,并没有多少收获,但颜真卿日日恳请老师传授笔法要诀,张旭被颜真卿的真诚、恳切和谦恭所打动,终于有一日,师徒二人来到竹林院的小厅堂内,谈论起笔法十二意的内涵。
张旭还传授了颜真卿用笔秘诀:“如锥画沙,如印印泥”,用笔藏锋、点画沉着、力透纸背,如果笔笔都像画沙一样,那么书法之道就达到了至高境界。颜真卿顿觉天高地阔,双目朗然,将谈话的内容一一记下,回去后写成了《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流传至今。
颜真卿书坛驰名,仕途上也似乎官运亨通,扶摇直上,然而,时过不久,却遇到了挫折和坎坷。
由于秉性正直,不阿于权贵,不屈意媚上,颜真卿得罪了宰相杨国忠,杨国忠专权妒贤,骄纵淫靡,把不愿意依附于自己的颜真卿,排挤出京,远赴平原出任太守。
平原郡是安禄山管辖的地区。颜真卿眼见安禄山反叛大唐,称帝自立的迹象日益明显,他未雨绸缪,私下里加固城墙,深挖护城河,招揽壮丁,储蓄粮草,并暗中打造兵器,但颜真卿表面上却聚集文人雅士,泛舟饮酒,吟诗作赋,撰写碑文,以此来麻痹安禄山的戒心,成功行了一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策。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了。
安禄山声称得到皇上密旨,以清君侧之名,起兵范阳,进军长安,安禄山大军如风扫残云,河北地面二十四郡,望风披靡,郡守、县令,有的束手就擒,有的开门相迎,有的弃城而逃……颜真卿早已料到安禄山必然反叛,誓与平原城共生死。
听说河北郡县纷纷望风而降,唐玄宗焦急地发问:“河北二十四郡,竟无一忠臣焉?”就在这时,忽然得知平原太守颜真卿举义讨贼,河北各郡县中,唯有平原郡严防死守。
唐玄宗老迈昏聩,他早已忘了颜真卿曾任殿中御史,忘了曾为出任郡守的颜真卿等人,设宴践行,他颤颤巍巍地,上唇不对下唇,对左右官员、太监道:朕从未见过颜真卿,他竟能如此忠义!
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颜真卿获得了天子的称赞,虽然这位年老的皇帝根本不知道他是谁。
颜真卿在安史之乱中凛然正气,忠心耿耿,一战成名,但也付出了失去亲人的惨痛代价。颜氏一家30余口都在城破后全部身亡。
乾元元年,50岁的颜真卿,想到自己的堂兄颜杲卿竟然被割肉、断舌、凌迟而死,自己的侄子颜季明英年遇害,仅有头颅下葬,他痛从中来,血泪交并,纵笔倾吐,无所思索,笔笔神来,顿挫纵横,在极度悲愤中写下了字字泣血的《祭侄文稿》:
“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乎哀哉!”
“百身何赎”,出自《诗经·秦风》,意思是,就算我有一百个身躯,也无法把你换回来了。多么沉痛的哀悼!在苍劲飞动的字形笔势上,跳荡着颜真卿的一腔怨恨和耿耿忠魂,国难家仇,千万感慨,悲壮的情怀溢于字里行间。
无心于用笔谋篇,却成为动人心魄、无与伦比的千古绝调,《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全文269字(涂改30余字),第一笔蘸墨后连写53字,气势磅礴地反映了颜真卿当时行文的情绪起伏,情感传神和痛彻心扉。
“德行、书翰、文章、学识”是颜氏家族高尚的家风,而德行为首的传统,根源于自古传承的一脉忠魂,凛然正气!
无论是升迁还是被贬,颜真卿这个官真的做到了两袖清风,他不营私、不贪污受贿、不聚财,谁能想到,堂堂一个大唐正品官员,赴任的路费需要借,全家喝粥一连喝几个月,后来连粥也无以下肚,颜真卿左思右虑,只好向好友李光弼的弟弟,任太子太保的李光进写了《乞米帖》:
“拙于生事,举家食粥,来已数月,今又罄竭,只益忧煎,辄恃深情,故令投告,惠及少米,实济艰勤,仍恕干烦也。”
后来,自己的妻子韦氏生病,需要鹿肉入药,鹿肉比较昂贵,57岁官居三品的颜真卿,却无力给夫人买药治病,愧疚、伤感、无奈。于是,他又向李光进求鹿脯,写了一封《鹿脯帖》:“病妻服药,要少鹿肉,干脯有新好者,望惠少许,幸甚幸甚!”
世道炎凉,人生冷暖,颜真卿的“乞米”、“求脯”令人不胜感慨,朝廷官员,何以穷竭,潦倒如此?颜真卿愧疚于自己“拙于生事”,但即使这样,他也不愿做贪官污吏之流,始终坚守着心中的清明,一尘不染,两袖清风。
常言道:“人如其字,字如其人。”颜真卿和他的字一样,既正且直,犹如风雪中的巍巍古松,挺拔不屈。
公元766年,58岁的颜真卿走出都门,踏上了被贬谪的漫长之路,“虽贬居远方,终身不耻”,辗转相徙于南方十余年,四海为家,直到近70岁才重返京师。虽然年近古稀,但回到政治中心的颜真卿,依然满腹热浪,但他刚正不阿的性格,一直被奸臣所忌惮。
公元783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攻陷汝州,唐德宗在奸臣的劝说下,命75岁的颜真卿为宣慰使,前去安抚李希烈。
满脑子只是自己皇位安危的德宗皇帝,早已把曾经视作股肱的老臣,祸福生死置之度外了,颜真卿难道就没有看穿奸臣的险恶用心吗?但他不忍坐视大唐危局,“行其道而死生勿替”,宁愿以身试险。
堂兄颜杲卿面对叛贼大义凛然的身影历历在目,朋友阻拦颜真卿,但他义无反顾地说:“君命也,焉避之!”颜真卿就是学不会明哲保身,永远赤诚天真,永远坦坦荡荡。
清酒一杯,挥泪送别,听任今宵别梦寒,在冷冽的寒风中,车驾义无反顾地奔赴许州。此一去,山高路远,这位忠心耿耿的老臣,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慷慨赴难。
公元785年,被囚禁在蔡州龙兴寺的颜真卿,留下了生平最后一纸书帖——《移蔡帖》:
“贞元元年正月五日,真卿自汝移蔡,天也。天之昭明,其可诬乎!有唐之德,则不朽耳!十九日书。”
寥寥数语,言辞坚毅,正气凛然,心境光明,后人读之,无不感慨其气节。在秋风萧瑟的八月,李希烈派遣部下和宦官在蔡州诛杀了颜真卿,时年77岁。
耿耿忠魂,浩然正气,顿然沉寂。
欧阳修在《新唐书》中动情的感叹:“呜呼,虽千五百岁,其英烈言言,如严霜烈日,可畏而仰哉!”时光过去了千年万年,颜真卿的崇高人格依然令人钦仰。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颜真卿不但以生命谱写了铿锵、豪壮的惊天之曲,而且把书法艺术推进到一个旷世巅峰,一笔一画中,颜真卿表达了真正的心迹,书为心画,字为心证,颜真卿,真卿真卿,一个“真”字,便胜却千万言语,一身正气,与清风同归,与皓月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