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是指具有独立思考能力,能够辨别事实和观点,并判断选择相信哪些观点,质疑哪些观点。
数据分析师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在工作中,会有哪些体现呢?
1.核验基础数据
初次接触新业务线,在初步了解业务模式及概况后,数据分析师需要了解所涉及的所有指标。了解每个数据指标的含义、口径、计算方法、与其他指标的关系。
数据分析师需要核验使用的每个数据,包括不同来源的数据:数据库表、数据报表、他人提供的数据。针对不同数据来源的指标,即使指标名相同,也需了解其统计口径是否有差异,否则就会出现数据核对不上的问题。
举个例子,你想要核验数据报表中“订单量”这个指标数据是否准确。报表显示,1月1日订单量10000单,于是你从数据库表中取数核验,结果发现数据库表中1月1日订单量11000单,到底哪个数据准确呢?
通过从数据库表多番取数,你发现:1月1日来自于“app”平台的订单量10000单,来自于“pc/h5”平台的订单量1000单。报表中订单量统计口径是:来自于“app”平台的订单量。
核验基础数据,就是在使用每个数据时,都要核对其准确性,并明确指标使用的统计口径。
2.核验数据逻辑
初次接触业务线,不仅要核验基础数据,也要核验数据逻辑。核验数据逻辑,是指当涉及到数据间关联关系时,要进行核对。需要核对数据指标是否使用准确,数据口径是否使用准确,指标间的逻辑是否推理准确。
举个例子,以下是报表1和报表2订单量数据,1月1日以前,报表1订单量=报表2新用户订单量+报表2老用户订单量,但1月2日以后两张报表数据出现差异,是哪张报表数据统计出现了问题呢?
首先,你与数据部同学沟通,其统计逻辑一直没有变更;其次,核验数据指标的统计逻辑:报表1订单量统计逻辑为:订单类型1订单量+订单类型2订单量+...+订单类型5订单量;报表2订单量统计逻辑为:1)统计“订单表”产生的所有订单量;2)“订单表”与“用户表”关联,用户类型为“新用户”时,统计其产生的所有订单量;
再次,要想两张报表数据相等,1)用户表中,用户类型值应该只有”新用户“与”老用户“;2)订单表中,订单类型应该只有”订单类型1“、”订单类型2“、.....、”订单类型5“。由于数据自1月2日起才出现差异,可查看1月2日前后用户类型、订单类型指标值是否有变动。
经过查验,你发现:1月2日订单类型新增了一个指标值为“其他”,于是联系数据部同学了解原因。
在核验数据逻辑时,尤其要注意:数据指标口径是否使用准确,以避免加工基础数据时出现二次计算错误。
3.核验业务观点
进行业务分析时,常常需要和业务同学沟通了解业务情况。业务同学经验丰富,会提出自己对业务的理解和观点。数据分析师要批判性的看待,判断以下几点:
1)对方讲的,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
2)哪些观点是自己证实过的?哪些观点没有证实过?要证实其观点,是否有数据支撑?
3)为了解决问题,需要核验哪些观点?是否可用数据验证?即使没有数据,是否可间接证明?
举个例子,假设你发现最近业务收入下滑较为明显,于是寻找业务同学沟通了解业务变动,业务同学说,由于周末广告效果要明显好于工作日,所以,加大了周末广告投放量;同时经代理商推荐引进了一种新的广告投放方式。问题出在哪里呢?
用批判性思维思考,第一步,判断事实和观点:加大周末广告投放量和引进新的广告投放方式是事实,周末广告效果比工作日好是观点。第二步,之前并未证实过以上观点。第三步,要解决业务收入下滑的问题,需要核验两点:周末和工作日广告效果哪个好;新广告投放方式和旧有的投放方式哪种好。幸好都可以用数据来证实。
经过数据证实,发现同样规模广告投放量周末的广告效果比工作日效果好10%,但加大投放量后周末广告效果变差,需要进一步核实原因;新广告投放方式不如旧有的投放方式。两点业务变动都是引起业务收入下滑的原因。
核验基础数据、核验数据逻辑、核验业务观点,这些都是数据分析师批判性思维的体现。作为数据分析师的你,具有批判性思维吗?
#蔷薇记#: 记录生活之美和智慧之妙。
这是蔷薇石原创的第105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