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个人的品味也好,品格也好,不是看这个人的衣着如何华贵,饰品怎样的珠光宝气,而是看这个人的气质里涵养了多少书卷气。不是早就有人总结出“腹有诗书气自华”吗。无疑,一个人的气质里,潜藏着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经过的一些事情,这一点确是如此。
“扬州八怿”之一的郑板桥,人皆视之为旷世之才,岂知他天资愚钝,所以能建树不凡,皆因少时以勤补拙,嗜书如命,博采广积;“诗鬼”李贺的才华亦来自勤奋。他骑驴外出,总是身负锦囊,用以搜集创作素材。李贺所咏“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正是他艰辛学习生活的写照;西汉大学者路温舒少时放羊,掇采蒲叶写字,集久成册,便是自己治学资料的储备。这都是值得令人效法的。
人,生活俭朴一些无妨,精神却不可匮乏。尽管事多变幻,而读书一事,却赶不得时尚,耐得住寒窗之苦的人,才会学而有成。
“书中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让我们努力形成读书学习的好习惯,让书香润泽每一个人的心灵,因为阅读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一种最有价值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