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1讲的是曾国藩其人,2讲的是曾氏诸人,3讲的则是和老曾有业务往来的各位晚清大员。从与老曾的关系中去探得这些人的性格优势缺陷和为官之道,虽不能概其全貌,却也可见一斑,十分有意思。
这本书描述了他与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沈葆桢、李元度这几人的关系,这些可多是跺跺脚能震得晚清官场抖几抖的人,这么一看老曾的人格魅力可真强。且不说这还只是他部分的官场人际网络呢。这其中的丝丝缕缕纠缠,充分反映了他的政治智慧,深刻揭示了他贯穿始终的“拙诚之道”,体现了他常人难有的博大胸襟。佩服之。
虽说文中内容是从作者描写的角度出发,连带着我对这些人的印象也被张宏杰深深影响着。但看着这些存在于史书上的人物血肉丰满,更加立体,也觉得十分有意思。
作为明确目的导向人群,他们都想要经世致用,史上留名,但本身优缺点也极为鲜明。曾国藩官场上处于低谷时离不开这些人的襄助,但身处高处时,也是彼此龃龉不少。不过也正因此,晚清官场精彩纷呈,倒叫我们后人学习之。但话说回来,哪朝哪代不是如此呢?
胡林翼:情商极高、忠烈爱国、鞠躬尽瘁,湘军的调和者,始终和老曾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左宗棠:为人狂傲狷介、气量小、自我,人情社交失败,但却有大才。老曾死后,略后悔与其生前相交产生龃龉,却仍执着于“争功”。
李鸿章:明快果断、顾全大局、不畏难、不逃避,对老曾尊敬有加,有大局观。虽有傲慢、急躁,对人尤其外交常用痞子手段,但对晚清政府确实兢兢业业。于外交上为历史承担了骂名。
沈葆桢:才能自不必说,但太小心眼、目光狭窄、短视,地方本位思想严重,挺小心眼的哈。太太太自我了。虚伪,不过这经营名声之事也是厉害。
李元度:找到最合适的位置方能成就功勋,所幸最后还是寻到了。
以上这些晚清官员的一生何其复杂。文中列举的大大小小战事史事在当时必定极为艰难,可在文字间,可能也只是百十字一笔带过。而那些历史长流中存在的那些无甚留存的史实呢?只能留给后人无限的探索和畅想。所以能从作者提炼的信息中在脑中架构出那些历史人物,且能引起一些思考,我们就偷着乐吧。
不知道过了几年、几十年,后人对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不断在发声的人又该如何评判呢?这么一想,好像也能些微理解了古人想要留名青史的愿景了。
有点跑题了。
综上,我等天资平凡之人,就老老实实以老曾为目标,好好钻研“拙诚”之道,相信积累的力量,打造自身的个人品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