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们会发现,他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冲孩子们大吼大叫。即便你知道吼叫并不是管教孩子的最好方法,但请注意你是多么频繁的在这么做,吼叫总是突然发生,而并非提前谋划。所以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可以学会停止向孩子大吼大叫。
重新开始永远都不晚。想要改变,就已经是你送给自己和家人的礼物了。
如何知道自己在吼叫或是没有吼叫?
当父母嚷嚷的时候~不管声量大小~他们往往都充满怒气和挫败感,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控制,当你审视自己时很容易就能看到区别,比如说当我对我的孩子吼叫时,我内在的紧张感就会逐渐增强~呼吸变得粗重,心跳开始加快,我还会感觉到身体真的在发热。我的思维变得不清晰,我的主要目的是表达自己的愤怒,要让孩子们知道,如果他们胆敢不听话,那么……
相反,若你审慎的以坚定的语气跟孩子沟通,这是一种与吼叫完全不同的管教方法,坚定而平静往往是让孩子倾听你的要求的有效方法,当你能告诉孩子你的期望,以及如果他不照做会有什么后果时,你就不是在吼叫。
吼叫可曾有用?
吼叫有时是必要的,尤其是在危险、有可能导致人身伤害的情境下,阻止一个孩子把手伸向火热的炉子或者出入交通繁忙的街道,都是可以的。
吼叫如何影响孩子?
大多数专业人士都认同,吼叫会影响到孩子对自我、对世界的感受,以及他们与父母及其他人的关系。心理学家认为父母的吼叫,孩子就很容易在心里和言辞上表现出攻击性。这些孩子将很难学习到积极的社交方式,比如轮流参与和同理心。
做一个“足够好”的父母,不自责,不羞愧
做父母这件事情上从无完美可言,所以要在愉快时欢庆,从艰难中学习,想要做出改变,任何时候都不晚。明白我们为什么需要减少吼叫,了解自己的情绪发作会在孩子身上造成什么结果,这都将成为我们减少吼叫的动力。因此最关键的是我们要诚实面对自己,不自责,不羞愧。
因为愤怒是人类的一种自然情绪,以负责任的态度去管理愤怒,你不仅可以避免伤害孩子是每个人成长的一部分,打孩子、骂孩子,斥责孩子,威胁孩子,对孩子吼叫,这些都是不理智的行为。
如果你能够积极的控制愤怒,对你和孩子都有好处,你不仅可以避免伤害孩子,还会为他们树立榜样,孩子肯定能够观察到你生气,你处理愤怒的方式,对他们很有教育意义。
作为父母你需要时刻提醒自己,愤怒并非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愤怒的时候你可以独自待上一会儿,等心情平静以后再回来。如果你的孩子足够大可以独自玩耍,那么你可以走进卫生间往脸上洒一点水,然后深呼吸,你要尽可能平静地对孩子说,现在我非常生气,我不能和你说这件事,我要休息5分钟,好冷静下来,而如果孩子还比较小,在你离开之后会有被遗弃的感觉,那么你可以走到一旁在沙发上坐几分钟。
不论你是与孩子坐在一起,还是关上房门,独自一人,都要利用这段时间镇定下来。不要继续想你多么有道理,那会让你更加愤怒,也不要总是想着孩子做错了事,要给他一个教训。而是安静的深呼吸,帮助自己迅速平静,你的孩子也在留心观察你的举动,向你学习如何积极控制自己的情绪。
有些人可能认为,需要表达出自己的愤怒,才可避免心理伤害,但研究表明在愤怒的时候表达愤怒,反而会怒不可遏,你的表现会伤害对方,让他们感到恐惧或者愤怒,最终导致人际关系的破裂,如果你在脑海中不断回想自己是正确的,别人是错误的,怒火就会越烧越旺,真正有效的办法,首先镇定下来,然后找到愤怒的源头,寻求积极的方式把问题解决掉,怒火就会自然而然的消失。
学会倾听你的愤怒,发现自己常见的触发器。导致父母们情绪爆发的典型原因,包括疲劳、压力,兄弟姐妹争斗,以及孩子不听话和淘气导致的烦躁,每天有太多事情让人无法保持淡定。当你吼叫时,问问自己,我到底是在对谁生气,你可能会发现根本不是你的孩子,而是别人:你的老板、配偶、搭档或者你妈妈。
生气本身没有错,无论如何,避免使用暴力,暴力只能让你的怒火暂时平息,相对好受一些,对孩子会造成长期伤害,要想尽一切办法控制自己,包括离开房间,如果你不能控制自己,忍不住使用了暴力,那么要向孩子道歉,告诉他们,打人永远是不对的。你还需要注意自己的口气和措辞,有研究表明人们讲话的态度越镇定,自己内心也会愈发平和,对方的反应也会更加平静,相反,咒骂或使用其他激烈的词语,会让自己和对方的心情更加波动,让局势进一步恶化,请牢记,你是孩子的榜样。
以上是今天分享的内容,来自《父母平和孩子快乐》和《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两本书,请牢记,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可以学会停止向孩子大吼大叫,愤怒并不可怕,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情绪,怎样更好的跟愤怒相处有效的管理,它是我们作为父母需要学习和练习的一门课程,请始终牢记,我们是孩子的榜样。我们无条件的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