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家长说,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很想交朋友,但是被嫌弃了,为了讨好别人,自己的孩子甚至被迫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要是自己的孩子遭遇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平时我们朋友聚会、参加孩子的活动、还有户外游戏孩子扎堆儿,特别是混龄孩子比较多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小孩子要跟大孩子玩,大孩子却不喜欢跟小孩子玩。于是,大孩子常常会做出一些事情难为小孩子。
比如说,玩捉迷藏,孩子们都不喜欢扮演“找”的那个角色,这时候就会步调一致的通过小孩子扮演“找”的那个人。
大孩子的心理是:我们不喜欢你,你偏要黏着我们,那就找一些我们不愿意做的事情为难你,让你知难而退,别再找我们了,或者考验一下你,看你是不是真心或者够资格和我们一起玩儿。
另一方面,被为难的小孩子不乐意了,心里就委屈:我是来和你们玩儿的,又不是来被你们排挤的,或者不是来跟你们做这些你们都不愿做的事情,你们不愿“找”,我也不愿意“找”。可是又不得不“找”,因为大家一致通过的,为了求得你们的认可,只有忍着委屈去做,还不能说出来,说出来就不和我玩儿了,就没人玩儿了。
于是这个孩子玩过后回来向妈妈哭诉。
这时候我们家长该怎么办呢?找到大孩子们骂一通肯定不行,有些家长就会骂自己的孩子。“咱以后不跟他们玩儿了,咱找别人玩去。”
这样好吗?肯定不好,这是把矛盾滞后,孩子还是学不会怎样与大孩子相处。别的孩子同样也会有不和他玩儿的时候,我们不能一味的逃避。本来孩子只是来诉诉委屈,说不定下次他就能学会怎样和大孩子交朋友的,被家长这么一骂,他以后都会逃避了,他在交朋友上面就会比别的孩子滞后很多。
我们家长该怎么做呢?
通常情况下,人际交往的经验是父母不能代替的,父母是需要尊重孩子的成长空间。
这时候并不需要帮孩子出主意,我们只需要倾听孩子就可以了。
倾听有四个步骤。
第一,询问孩子发生了什么;
第二,对孩子的感受表示理解;
第三,允许孩子的情绪存在;
第四,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一步,先安抚难过的孩子:“看起来你很难过,发生了什么事?”了解事情的经过,孩子的处境和他心里的感受。
第二步,在孩子诉说中我们可以附和他:“哦,这样啊,大家都不愿做的事情都给你去做了,你好不情愿吧?你也不想做对不对?你也想让他们听一下你的意见对不对?…”这样回应的话,让孩子有一种被认同的感受,感受到我们在关注他。
第三步,这个时候需要允许孩子有一些肢体动作来表达他的情绪,我们要帮助孩子表达出孩子的情绪。“你一定很生气,很愤怒,你说的话他们都不听,你很郁闷,很委屈。…”等类似的语言,这是帮助孩子看见自己的情绪。
第四步,孩子安静下来后,我们要鼓励孩子主动去找大孩子玩的行为:“妈妈很欣赏你,你今天好有勇气!好勇敢的去和那些大孩子一起玩儿,而且你一个人呆着的时候也玩的很开心,也可以自得其乐。”
最后,再问孩子。“下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还去找他们玩吗?”得到了鼓励和理解的孩子会继续找大孩子玩,直到他们磨合好了,肯定能够成为好朋友的。
在倾听的过程中,孩子的心灵得到了滋养,把交往的空间留给孩子,让孩子有机会从内心得到成就感和自信,得到内心的喜悦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