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几周都有记录。今天是这周周五,闲言碎语,也来说道说道吧。
关于班主任
似乎是从第四周开始,自己就进入了忙碌的状态,忙着备课,忙着做练习题目……以前总盼望着不要当班主任,不要有杂七杂八的事情,单纯地只是备课、上课,会多幸福。如今愿望实现。着实体验了一把没有繁琐班主任工作的美好,那幸福度提高了多少呢?
认真地思考,再来回答:确实不少。但也有一说一,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并不轻松,加上初中课文并不容易,备课时间花费更多,所以事情没有少。但是因为单纯地备课上课,心里的烦闷没有了,那常有的泄气感、疲惫感没有了。或许做这份工作的幸福就是不当班主任吧。
不过,没有当班主任,和学生的联系少了很多,因此在情感上也少了沟通。正因为班主任要处理各种琐碎的事情,基本会成为学生心里最有威严的那个老师,说的话,要求的任务,都会更加听从一些,当然,前提是处理问题还是比较得当的。或许做老师的幸福也是当班主任。
但是如果要我遵从内心的选择,我依然是选择不当班主任。
关于阿超
最近听《皮囊》,有一篇文章《阿小和阿小》。海边小镇有一群乡野孩子,天天穿着拖鞋,玩在一起,其中有一个阿小,沉默,却一心想逃离这个小镇。后来又来了一个也叫阿小的男孩,这个阿小是从香港来的,坐着气派的高档小汽车来的。香港阿小总是穿着纯白的T恤,说着普通话,傲慢地看着这个乡镇的其他孩子。《阿小和阿小》说的就是香港阿小和乡镇的孩子们故事。在听着故事的时候,就想到了这个孩子,暂且叫阿超吧。
阿超,个头很小,看着并不像一个初一的学生,更像刚入小学的孩子。跟我们说话时,脱口而出的总是汝城话,每次都需要提醒,一次还不够,两三次才能转换成不标准,需要认真听才能听懂的塑料普通话。但是语言并不阻碍他的热情。见我搬着东西就来问:“老师,要帮忙不?”“老师,我来帮你啊。”语气老练,又似乎是个大孩子。笑时,眼睛眯成一条缝,脸上还会露出几分“沧桑“的味道。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孩子啊。
未完待续。
今日已晚,明日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