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我们要开启越界阅读的时代,就有必要掌握一些工具、一些方法,埋头苦读的方法显然已经不适合当下这个时代,用力不当,反而会将自己淹没在浩瀚无边的知识海洋中。作者为我们提出了一些工具、一些方法,巧合的是,这周我对自己阅读习惯的一个小改变正好和作者的建议“撞车”,实践下来感觉不错,分享给大家,希望能为大家的阅读提供新的思路、
一些工具(这周我深有体会的):
1. 阅读时间的零与整;2. 一张皮椅,一张边桌,一座立灯;3. 如何使用书店;
这周,我心血来潮的对自己的阅读习惯进行了一个小改变,就是每天中午午饭后,到单位旁边的言几又书店看一个半小时书,本来只是想换个环境利用一下自己中午的时间,没想到却收获了一整块的阅读时间和阅读的仪式感。现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事物越来越纷杂,大家都在想办法充分利用碎片时间,但如果学习和阅读都是在碎片时间内完成的,可能会造成一种学习很充实的假象,实际上,学习和阅读还是需要找到一整块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内心无旁骛只进行一项活动,带来的收获肯定远超相同时间碎片学习的效果,尤其是进行诸如美食阅读这样比较烧脑的阅读,碎片时间的阅读根本无法深入。另外,我十分赞同作者提出的阅读需要“一张皮椅、一张边桌、一座立灯”的仪式感,以我这一周的书店阅读体会来说,书香环绕的环境,一杯茶,一杯咖啡,很容易让人沉浸于阅读的状态。至于书店,以前的自己往往容易被陈列在显眼处的畅销书所吸引,经作者一分析,原来书店的书架区堪称一个安静的图书馆,是“一个书店真正的生命,这些书架的内容丰不丰富,才是决定这家书店精不精彩的关键”,目前处在阅读初级阶段的我,尚不能通过看某一家书店的书架区评判这家书店是否精彩,倒可以借助这些书架了解某一领域内的诸多作品,不失为一个事半功倍的方法。
一些方法:
1. 不求甚解、观其大略还是熟读精思?2. 检验读书是否读懂了;3.主题阅读没那么深奥。
正确的阅读方法正是要知道不同的书要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比如甜食阅读,就采取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即可,只求享受那一气呵成的通畅感,而主食阅读,就要把握观其大略的方法,掌握原则,遇到实际问题,融会贯通即可,美食阅读,则需要熟读精思,因为烧脑,所以更需要我们细细琢磨,读的慢一些不怕,读透才是关键。而对于同一本书,不同的部分也应该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因为自己之前的阅读主要是甜食阅读居多,不求甚解的方法倒是掌握的比较熟练,等接触到一些美食阅读的内容的时候,就会深感这种阅读方法的弊端,这也是现在我在阅读时候尝试多种阅读方法的原始动力。
检验书是否读懂了,作者认为就是要讲的出来,也要写的出来,“你读书过后的启发,接下去要追查什么,哪些地方没看明白,哪些地方和作者意见相左,”其实,这不就是我们此次用输出倒逼输入活动的初衷吗?!而作者认为我们应该自然而然可以讲得出,也写得出的几方面内容,正可以作为我们写心得的参考。
至于主题阅读,我正在实践中,这次选择的关于如何阅读主题的三本书,在阅读顺序上,不觉采用了一种逐层递进,由简入难,由通俗到专业的顺序,逐步对如何阅读有了一个大概的框架,再啃接下来的《如何阅读一本书》,想必从阅读的难度和接受度来说,都轻松很多。不过这次选择的三本书,在整体观点上都比较一致,没有太多冲突的地方,下次的主题阅读,我倒是很希望选择一个具有争议性的话题,通过阅读不同作者对这一话题的不同意见,对这一话题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我想这肯定是一个十分酣畅淋漓的过程。
2017,跟着圈妈逼自己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