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
郭待封违抗军令,薛仁贵大败吐蕃
【原文】
咸亨元年(庚午,公元670年)
春正月丁丑,右相刘仁轨请致仕;许之。
三月甲戌朔,以旱,赦天下,改元。
丁丑,改蓬莱宫为含元宫。
壬辰,太子少师许敬宗请致仁;许之。
敕突厥酋长子弟事东宫。西台舍人徐齐聃上疏,以为:“皇太子当引文学端良之士置左右,岂可使戎狄丑类入侍轩闼!”
又奏:“齐献公即陛下外祖,虽子孙有犯,岂应上延祖祢!今周忠孝公庙甚修,而齐献公庙毁废,不审陛下何以垂示海内,彰孝理之风!”
上皆从之。齐聃,充容之弟也。
夏四月,吐蕃陷西域十八州,又与于阗袭龟兹拨换城,陷之。罢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四镇。
辛亥,以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左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左卫将军郭待封副之,以讨吐蕃,且援送吐谷浑还故地。
庚午,上幸九成宫。
高丽酋长剑牟岑反,立高藏外孙安舜为主。以左监门大将军高侃为东州道行军总管,发兵讨之,安舜杀剑牟岑,奔新罗。
六月壬寅朔,日有食之。
秋八月丁巳,车驾还京师。
郭待封先与薛仁贵并列,及征吐蕃,耻居其下,仁贵所言,待封多违之。
军至大非川,将趣乌海,仁贵曰:“乌海险远,军行甚难,辎重自随,难以趋利;宜留二万人,为两栅于大非岭上,辎重悉置栅内,吾属帅轻锐,倍道兼行,掩其未备,破之必矣。”
仁贵帅所部前行,击吐蕃于河口,大破之,斩获甚众,进屯乌海以俟待封。待封不用仁贵策,将辎重徐进,未至乌海,遇吐蕃二十余万,待封军大败,还走,悉弃辎重。
仁贵退屯大非川,吐蕃相论钦陵将兵四十余万就击之,唐兵大败,死伤略尽。
仁贵、待封与阿史那道真并脱身免,与钦陵约和而还。敕大司宪乐彦玮即军按其败状,械送京师,三人皆免死除名。
钦陵,禄东赞之子也,与弟赞婆、悉多于勃论皆有才略。禄东赞卒,钦陵代之,三弟将兵居外,邻国畏之。
关中旱,饥。九月丁丑,诏以明年正月幸东都。
甲申,皇后母鲁国忠烈夫人杨氏卒,敕文武九品以上及外命妇并诣宅吊哭。
闰月癸卯,皇后以久旱,请避位;不许。
壬子,加赠司徒周忠孝公武士彟为太尉、太原王,夫人为王妃。
甲寅,以左相姜恪为凉州道行军大总管,以御吐蕃。
冬十月乙未,太子右中护、同东西台三品赵仁本为左肃机,罢政事。
庚寅,诏官名皆复旧。
【原文华译】
咸亨元年(公元670年)
1 春,正月,丁丑,右相刘仁轨请求退休;高宗批准。
2 三月一日,因为旱灾,赦天下,改年号为“咸亨”。
3 三月四日,改蓬莱宫为含元宫。
4 三月十九日,太子少师许敬宗请求退休;皇帝批准。
5 敕令突厥酋长子弟进入东宫事奉太子。
西台舍人徐齐聃上疏,认为:“皇太子应当引进文学端良之士置之左右,岂可使戎狄丑类入侍宫廷!”
又奏,“齐献公(长孙皇后的父亲长孙晟)就是陛下的外祖父,虽然子孙有犯罪,岂应上延祖先!如今周忠孝公(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的祭庙整整齐齐,而齐献公庙被毁废,不知道陛下何以垂示海内,彰显孝理之风!”
高宗都听从。徐齐聃,是徐充容的弟弟。
6 夏,四月,吐蕃攻陷西域十八州,又与于阗联军袭击龟兹拨换城,攻陷。朝廷撤销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四镇。
四月九日,任命右卫大将军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左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左卫将军郭待封为副将,以讨伐吐蕃,并且援送吐谷浑各部落返回故地。
7 四月二十八日,高宗前往九成宫。
8 高丽酋长剑牟岑造反,立高藏的外孙安舜为主。皇帝任命左监门大将军高侃为东州道行军总管,发兵讨伐,安舜杀死剑牟岑,逃奔新罗。
9 六月一日,日食。
10 秋,八月十七日,皇帝车驾返回京师。
11 郭待封先前与薛仁贵并列,等到征讨吐蕃时,耻居其下,薛仁贵的话,郭待封多违背。
行军到了大非川,将要前往乌海,薛仁贵说:“乌海险远,行军甚难,带着辎重,难以趋利,应该留下二万人,在大非岭上设置两道栅栏工事,辎重全部放置在栅栏内,我们率领轻锐部队,倍道兼行,掩其不备,必定将他们击破。”
薛仁贵率所部前行,击吐蕃于河口,大破之,斩获甚众,然后进军屯驻乌海,等郭待封来会合。
郭待封不用薛仁贵的计策,带着辎重慢慢前进,还没到乌海,与吐蕃军二十余万人遭遇,郭待封军大败,逃回,抛弃全部辎重。
薛仁贵撤退,屯驻大非川,吐蕃宰相论钦陵将兵四十余万前往攻击,唐兵大败,死伤略尽。薛仁贵、郭待封与阿史那道真仅仅逃得一命,与论钦陵约和而还。
皇帝敕令大司宪乐彦玮前往军中,调查其战败情形,械送京师,三人都免死除名。
论钦陵,是禄东赞之子,与弟弟赞婆、悉多于、勃论都有才略。禄东赞去世之后,论钦陵替代他秉政,三弟将兵居外,邻国都畏惧他们。
12 关中旱灾,饥荒。九月七日,皇帝下诏,明年正月前往东都。
13 九月十四日,皇后的母亲、鲁国忠烈夫人杨氏去世,皇帝敕令文武九品以上及外命妇并全部前往武宅吊哭。
14 闺九月三日,皇后以久旱请求退位;皇帝不许。
15 闰九月十二日,加赠司徒、周忠孝公武士彟为太尉、太原王,夫人为王妃。
16 闰九月十四日,任命左相姜恪为凉州道行军大总管,以抵御吐蕃。
17 冬,十月二十六日,任命太子右中护、同东西台三品赵仁本为左肃机,免除实质宰相职务。
18 十二月二十一日,皇帝下诏,官名都恢复旧称。
【学以致用】
关于薛仁贵大败吐蕃的思考:
当然,此次失败的主要责任在于郭待封,这里有两点值得反思
1,郭待封的人性特征
这是一种“不服”的人性特征,
如果仅仅从个人主义的角度来看,这种服与不服无所谓,要么你拿出更高的本事来证明自己,来提升自己的地位。
但是,从集体的角度,从团队的角度来讲,这种“不服”就会很危险
不服,就会造成沟通有障碍,团队的战斗力会分散,战术的配合会发生偏差,最后导致目标完不成或者失败。
所以,这里面值得注意的不是郭待封的“不服”的人性特征是怎么来的,而是,组织队伍中如果出现这种“不服”,怎么预防?怎么提前做好应对。
2,洞察人性特征,是领导力的基本课题
我曾经遇到过这种类似的现象,只不过情况温和点。
我前文说过,在股权激励的作用下,我一当上管理者(有权限自己拉队伍)就感召前同事过来
他不仅仅是我前同事,还是一个学习组织的哥们(他年龄比我大,但因为时间关系我是学长),同时,他曾经带领过几十号人的经验(他说的,我相信是真的),而我呢,当时第一次做管理。恰好也是因为先来公司原因 ,成为了上级。
那么,问题来了,
他不服的。
他虽然没有任何表现,但是,从年龄、经验、电脑技术能力等等方面,他都有理由不服的,恰好,我感知到了这点。 于是我配合着这种“不服”特性,互相合作还挺好。
那么,回到本文看
薛仁贵为大总管,副将有两位,郭待封与阿史那道真,既然郭待封平时就多次违背薛仁贵的话,那么此次留守的将领怎么会安排郭在后面呢?
这里不是讲薛仁贵做错了什么,因为这里记载的只是历史的一面,但是,从这个画面当中,我们得注意一个现象
在关键战役的配合与执行上,靠谱比能力重要。靠谱,会确保整个组织的成功率变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