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半缕烟
那个周末,到菜市场买完菜,我正想穿过马路返家,突然一只绿色的青蛙从菜市场蹿出,向车来车往的马路上蹦去。“真是自寻死路,这么多大大小小、密密麻麻的车辆不把你碾成肉酱才怪呢!”随着青蛙的蹦出,我的心提到嗓子眼了,我真不忍看到即将发生的惨剧。
说时迟,那时快,来不及我细想,青蛙已经蹦到了马路正中间。它突然停止向前蹦跳,而是匍匐着纹丝不动。“也许是吓傻了吧!”我想。因为马路上每一处空隙都是车轮的脚印,它已经无处可逃了。
可奇迹就发生在下一秒:只见十几辆小车从青蛙身边飞速而过,青蛙却安然无恙。原来青蛙正好蹲在车辙中间的空隙处,车轮车身都碰不着它,这只青蛙真是命大,总算在最危险的地方躲过了一劫。
一劫侥幸躲过,可紧随其后的各种遭遇却难以逃脱。车队过后是摩托车自行车车队,而车辙的位置正是青蛙蹲伏的地方。一辆红色摩托车架着小巧玲珑的姑娘与它擦身而过。顿时,青蛙被撞得眼冒金星,在马路中间弹跳不止,刚一落地,后面驶来的自行车又碾着它的小腿。那只可怜的青蛙,一瘸一拐地在车队中间蹦跳冲撞,不是被撞着头部,就是被碾着背脊,要么就是被压着了前后肢。好不容易,它才从车辆夹缝里左冲右撞跌撞到了对面马路的林荫道上。“好险啊,即使捡回了一条命,也是半死不活了!”我被眼前的一幕吓得魂飞魄散。
在我惊魂未定时,后面强大的气流和杂踏的脚步声已经拥着我向前。车流已经退去,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我迅速横穿马路。在人潮中,前面一位气质优雅的妈妈牵着一个七八岁的稚嫩男孩麻利地横过了马路。年轻妈妈娉娉婷婷,带着缕缕香风;小男孩清清爽爽,飘过一路笑声。忽然,小男孩挣脱妈妈的手,来到林荫道旁找到刚才逃难的那只青蛙,随手捡起一片梧桐树叶,小心翼翼地把那只奄奄一息的青蛙盖住……
这个细小的动作,不到几秒钟就完成了,引不起几束注意的目光。可就是这个不经意的动作有可能关乎那只可怜的青蛙的一生!
这件事已经过去很久了,可那只车流中逃难的青蛙,小男孩那“一挣脱”、“一寻找”、“一俯身”的动作永远定格在我的心中,它使我想起了很多很多……
这是宋代诗人郑思肖《寒菊》(也做《画菊》)中的诗句,意思是: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现在引申为:坚守高尚节操,不屈不移、忠于信念的情怀。
一、原诗如下:(不是红楼梦摘录)
寒菊 宋代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二、译文:
你在秋天盛开,从不与百花为丛。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你的情操意趣并未衰穷。
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三、赏析:
郑思肖的这首画菊,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托物言志,深深隐含了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内涵的菊花诗。
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曾应试博学宏词科。元兵南下,郑思肖忧国忧民,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郑思肖痛心疾首,孤身隐居苏州,终身未娶。宋亡后,他改字忆翁,号所南,以示不忘故国。他还将自己的居室题为“本穴世界”,拆字组合,将“本”字之“十”置于“穴”中,隐寓“大宋”二字。他善画墨兰,宋亡后画兰都不画土,人问其故,答曰:“地为人夺去,汝犹不知耶?”郑思肖自励节操,忧愤坚贞,令人泪下!他颂菊以自喻,这首《画菊》倾注了他的血泪和生命!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这两句咏菊诗,是人们对菊花的共识。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它是不随俗不媚时的高士。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也决不被北风吹落的高洁之志,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
宋代诗人对菊花枯死枝头的咏叹,已成不解的情结,这当然与南宋偏安的隐痛有关。陆游在《枯菊》中有“空余残蕊抱枝干”的诗句,朱淑贞在《黄花》中有“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诗句。从形象审美的完整程度和政治指向的分明来看,都略逊郑思肖的这两句诗。
“枝头抱香死”比“抱香枝上老”更为痛切悲壮,且语气磅礴誓无反顾。“何曾吹落北风中”和“不随黄叶舞秋风”相较,前者质询,语气坚定;后者陈述,一个“舞”字带来了些许佻达的情调,与主题略显游离。更重要的是,前者点出“北风”,分明指向起于北方的蒙古汗国,反抗之情,跃然纸上。
当然,陆游、朱淑贞的诗都是好诗,但三诗并立,郑思肖这两句诗的忧愤,则更为深广。
这首诗句用于表达“民族气节、忠贞爱国”时显得分外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