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知识要搁在古代,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那个时候不识字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以耕种为生自给自足的人们,每天都在为温饱问题而日夜劳作着,很少会把孩子送到私塾去念书识字的。所谓的汗牛充栋,学富五车等等相对现在来说是非常少的,当然那个时候的书籍也并不多,人们获取“知”的来源就变得非常少了。所以,那个时候“知”最重要的就是人们活着的经验。所以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就是因为老人依靠多年的生活经验,可以看天象就知道能不能下雨,到了什么时节就知道该种什么了,不违农时嘛。富有经验的人往往成为当时的“智叟”,而年轻人很少能够成为这样的人。
现在要查个什么资料的,要获取一个知识点的时候,上网一搜就知道了个大概。这使得“知”变成了非常容易的一件事,可以从网络上,图书上等各种资源上得到你想要的。知识变得扁平化了,也变得平等化。这个时候,如果再去问一个连微信都不会用的“智叟”就变得非常不可取了。费孝通在《乡土中国》说:处在变迁的社会,经验有时就等于顽固和倒退,成为适应的阻碍。能够适应趋势,熟悉新规则,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当然,我们穷其一生能够知道的东西是非常非常少的。知道的也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大量未知的世界等待去探索,那些不可思议的现象,那些自然规律的本质都知之甚少,永远值得我们去探索。知道“知”后,“行”成为检验“知”的重要手段。
行,象形字,本义:道路。这里讲述的是行为,行动。其实每天我们都在用行动支配着我们的生活。
行意味着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知道自己知道的东西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行意味着感受。有的时候只有亲身感受一下,才知道个中的酸甜苦辣。
行意味着体验。只有那个让你体验感好的知识和想法才能够更加持久。
这些实践,感受,体验会最终带来一种想象——反馈。有的时候会是正反馈,让我们觉得“知”是甘之如饴的。有的时候会是负反馈,会让“知”变得非常复杂否定自我。这些反馈又会辅助自己的下一步行动。更好地获取“知”,分析“知”和利用“知”。
那怎么才能够达到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又或者是孔子的“学而时习之”涅?有的人说这可就难了哟,我知道了那么多大小道理,可是依旧过不好自己的一生,还是今天重复着昨天的日子,琐碎的很。
其实要做到也是的非常容易,掌握这几点就行了。
第一,试一下。试一下不会死的,也不会怀孕的。很多事情都是自己不去做,害怕自己做了之后会遭到别人异样的眼光,害怕弄出的东西不完美,害怕自己会失败,害怕自己坚持不下去。人不是一生下就会的,当然我们有自己先天的保护基因,不用习得就会的。比如婴儿生下来就知道掉下去的时候会把头微微抬起以免头部受伤,天生就会吸奶等等。但是不要忘了,凡是靠先天不用习得的技能都处在婴儿期,人不能全靠先天的技能而活。当完成视觉,听觉,味觉感知之后,我们应该用更高级的思维去习得“知”,然后试下一。同时,要给这件事情设置一个时间期限,不然想法很多,知道很多,尝试很多,就会陷入“浅尝辄止”的漩涡。
第二,不要等。明知到这样做对自己有利,由于还没有准备好就选择继续等下去或者放弃不做,要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在去做。话说有个骚年想晚上写一篇文章,这时候他发现缺乏一点音乐的熏陶,于是就打开音响放起音乐来了。准备开始写的时候就发现缺少一杯茶,为让自己处在气氛中,于是就泡了一杯清香的菊花茶。这时候,他又发现工作了一天,身上的汗味使得他无法下笔,于是就去洗了个澡。当他终于想要开始写的时候,突然发现并没有什么灵感,于是就去看了一本书,这个时候他睡着了。一味的等待只会让自己拖入拖延的洪流之中。但凡有了想法,只要这个想法切实可行,就不要去等待,因为等待的时间成本往往会高出事情结果的本身。
当“知”变得越来越廉价的时候,“行”反而会变得更加困难,因为知道的越多就可能陷入条条框框中,会束缚自己的手脚。想到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迈出第一步就是最为关键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