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复盘”两字,我们办公室的小伙伴都不陌生却爱不起来。
第一次听到“复盘”这词,已经是在去年了,是上级部门要求下来的基本上每周一次的复盘会议。我记得很清楚,自己当时还很好奇地去查了下“复盘”的释义,才知道“复盘”原是围棋术语,也称“复局”,指对局完毕后,复演该盘棋的记录,以检查对局中招法的优劣与得失关键,一般用以自学,或请高手给予指导分析。但看完还是一脸懵的节奏,因为这个释义和我们被要求的复盘会议有点搭不上。于是,办公室的小伙伴还是谈“复盘”色变,因为在我们的印象里,复盘就好比是一场赶鸭子上架的总结汇报,还不得不每周经历一次。
其实,我们可能误解或者误用了“复盘”,复盘绝不是总结汇报。在听完一位老师的线上分享课后,我才深刻体会到这点。
总结,职场人肯定做得都不少,一般格式都是“目标是什么——举措有哪些——成效是什么”,可以说只是在梳理已知的部分。而复盘和总结刚好相反,一般是从结果入手,去看这个结果是否达标、是否理想,然后再倒推当初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样做的,可以说是探究未知部分的一种反向思考,也就是反思啦。出自《论语·学而》的“吾日省三身”,早就告诉了我们复盘的重要意义,正是每日对自己多方面的审视,不断发现并克服弱点,萃取成功的经验教训,圣人才成为圣人。
再以联想的复盘为例,复盘是联想企业文化当中重要的方法论之一,其复盘就主要包括四个步骤,回顾目标——评估结果——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比如一项工作完成之后,再重新回顾一遍,目的是帮助去检验和校正目标,不断地去分析过程当中的得与失,便于改进,不断深化认识和总结规律。复盘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输出指导下一步行动的经验/规律,而不是简单地汇报成绩,所以复盘绝不是总结汇报。
如果还难以理解“团队复盘”如何操作的话,我们可以选择从“个人复盘”入手,好比“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个人复盘”的操作方法看起来很简单,就是“记录——反思——提炼”,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首先,不管自己有没有时间,都应该先尽力做好记录。因为如果你让一天过去了就过去了,第二天压根回忆不起你昨天做了些什么的话,自然也没有东西可以用来复盘。复盘是对个人的一种真诚的审视,本就会直面自己的贪嗔痴怒。所以,大可不必对记录有太大的压力,觉得自己写不出或者写不好就不想记录,尽量地多记录,老老实实地去回顾、记录下自己一天当中遇到什么人、谈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以及其中情绪如何等等。
做好第一步记录,就可以进入到反思,就自己记录到的那些事情进行剖析。比如,通过剖析,这件事给我带来的反思是什么,其中识别出来的好做法是什么,还有需要改正或者克服的坏习惯有哪些。
最后是提炼,简单来说就是用一句话来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或者是价值观、方法论,然后再加以践行。
复盘并不难,但好的复盘需要长期的持续和坚持,才能有更加深入的提炼。如果你也希望能为自己的人生翻盘、反转,那就行动起来,从掌握复盘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