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天,工作的间隙里在读《永远的敦煌》。艾绍强著,孙志军摄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
敦煌莫高窟是一个伟大的存在。我们应该感谢造化之功。
下面就说一说读《永远的敦煌》收获的点滴知识。
中国人讲究名有所出,然而直到现在对于“敦煌”一词的来历众说纷纭。《汉书。地理志》东汉应劭注释“敦煌”二字的意义时说:“敦,大也。煌,盛也。”认为敦煌是一个繁华的城市。《元和郡县图志》中解释说:“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认为此地对于广开西域有重要作用,所以名之敦煌。还有许多学者认为“敦煌”一词应是少数民族所呼地名的音译。还有学者认为,“敦煌”一词既不是汉语词语,也不是少数民族语词,而可能与希腊人有关。
莫高窟洞前比敦煌市区要高出200米。经过数百万年的流水下切,形成了一道陡直的崖壁,这一道崖壁在1600多年前被一个云游的僧人发现,开始了近千年的佛教洞窟开凿。
“山崖在人们的宗教生活与信仰中起着独一无二的作用。”印度克里希纳博物馆馆长贝纳尔吉教授说:“山是苍天与大地、伟大与渺小、人间与天界的连媒。”他认为,山吸引了信徒们去修行,修行的人们需要找挡风遮雨的地方,山洞遂成了理想的场所,久而久之洞窟艺术便兴盛起来了。印度学者约什先生则更详细地指出,佛教洞窟始于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治下的南赡部洲,沿海地区的修行者为了能够在雨季有个庇护所,便在岩崖上开凿洞窟,开始时一般是一个僧人在一个洞窟修行,后来慢慢出现修一个大洞,里面再修若干小洞,或者一个地方修许多小洞,形成洞窟群,供多人同时修行。在大乘佛教发展之后,以人为模型的佛像占据了统治地位,洞窟里面开始雕塑佛像,洞窟也由原来的人迹罕至之地,搬迁到距离村落城镇比较近的地方,逐渐形成寺院式的佛教活动场所。这样的形式随着大乘佛教的影响扩展,一路向东,一直传播到了中国。
从敦煌文书中发现的《营窟稿》看,一个洞窟从始建到完成,一般需要经过整修崖面、凿窟、绘制壁画塑像、修造并装饰窟檐或殿堂等程序。石窟的营造者大致分为3类:窟主(即石窟的主人)、施主(出钱出力帮助窟主建窟的人)、工匠(石窟营造的具体操作者)。工匠又按实际需要分为石匠(打窟人)、泥匠、塑匠、画匠、木匠等。
从文献记载看,敦煌古代的工匠不仅分工细致,而且各个行业的工匠甚至有技术级别,细分为都料、博士、师、匠、工等。
莫高窟各个时代的石窟的形制各不相同。一座完整的洞窟一般由前室、甬道和后面的主室三大部分组成,虽然洞窟的形制有多种,但是前室和甬道没有大的区别,区别主要在主室。主室有中心塔柱式、覆斗式、背屏式等。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