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是一场漫漫的旅行。旅途中如果我们感到困乏,就将心灵的小舟驶入港湾,给它一个停顿休憩的驿站。之后再让它扬帆启航,这样才可以去看更美的风景……
自从开通博客后,我就保持着每日写作的习惯。虽然工作很忙,但我总是尽可能利用一些碎片时间去写一点,哪怕只写很少的一段话。这些文字大多完成于地铁和高铁上,或者在等车等人的闲时。亦或清晨初醒时,亦或深夜入睡前,所思所悟有时会突然在我脑海中灵光乍现,我便忍不住打开手机急切地记录下来,生怕晚一分就会不再完整。我并不能保证每天一定能完成一篇,但正常情况下两三天完成一篇小文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这些在碎片时间完成的内容比较杂,有的为回忆录,有的是学习笔记,也有书评影评,还有生活感悟。文字的体裁也多种多样,诗词、散文、议论文等等什么都有。我喜欢这种无拘无束的自我表达和创作方式,因为它不是工作,没有完成的时间表,所有的创意和节奏都由我作主。
最初我使用的是新浪的微博,用了一段时间后,我将创作发布的主平台迁移到了网易的Lofter,微博只做为一个备份使用。最主要的原因是微博不适合做创作,它将自身更多定位为一个自媒体形式的新闻发布平台,而Lofter更适合写些有创意的内容。很多情况下,由于时间的原因,我创作时写的内容每日更新是不连续的,写作时的思绪也经常有很大的跳跃,而Lofter集合功能比较适合把这些跳跃不连续的内容归纳整理到一处,并分门别类地管理好,这样让我的文字会显得更有体系,也更易于回看。同时Lofter在网络连接上也比微博做得好很多,它似乎能够根据文字的内容和标签智能地推荐给网络上有相同兴趣的人。这样虽然我并不知道读我文字的究竟是些具体什么样的人,但我看到每天都有很多人在读我的文字,我的内心就感觉很愉悦,感觉在和这个世界默默地进行着对话。网易的Lofter就像它的英文名“阁楼”一样,每个爱好创作的人在这里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小屋,在这里向世界宣布自己的存在,这么多拥有相同兴趣的人比邻而居,互相欣赏。有的时候,幸福降临也许就这么简单和自然。
上天造人时,就把人类设计成一个群居物种,现代的生活方式更赋予了每个人不同的社会属性。我们分工协作,彼此互相依赖,我们像一个个不同的细胞有机地构成了这个现代的社会。但是社会的发展又塑造了那么多截然不同的个体,让我们每个人充满个性、与众不同。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即使是两个基因完全相同的双胞胎,也会因生活环境的不同,后天形成不同的性格,成长为不同的个体。桔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植物尚且如此,何况社会性如此炯异不同的人。
作为社会化的人,我们有的时候需要寻找和自己相似的人,需要能够找到和自己有相同兴趣点的人,需要找到能够懂自己的人。如果能够找到这样的知己,能够彼此互相倾听和诉说,彼此坦诚的沟通和交流,将是人生的幸事。但这并不容易,社会是运动的,人也是变化的,现代城市人在高节奏的生活中工作学习,停下来越来越难,知己难觅。随着每个社会化人的思维体系越来越复杂,也许真正的知己并不存在,因为最懂自己的人其实就是自己。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的交流,如果找不到知已,就和自己交流吧!把每日的思绪汇聚起来,小到一点一滴,里面可以有自己的所思所悟、所感所想,通过键盘或者指尖让它们流淌下来,固化在网络上,最终它们会变成一条可以回忆的河,一条可以回首的路。和自己充分的交流,是一种非常好的渲泄情感的方法。我们在网络中总是可以自由充分地表现自我,无论真实也好,虚幻也罢,可以给自己的心灵找一个倾泻的出口,把内心淤泥倾倒干净,让自我运离孤寂,让心灵不再流浪……
也许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开博的主要原因,具体有多少人读我的文字并不重要。每个乐观的人都会努力去寻找一个让心灵平衡的支点,但每个人寻找的方式又会各不相同。我喜欢通过写作进行创作的这种方式,它让我有了表达自我的机会,它不需要太多的成本,但却能给我最大的心灵慰籍。人生就是这样,起起伏伏,走走停停。我在Lofter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小屋,那是我的陋室,却也正是我心灵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