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尘埃落定了!
我知道没几个人心里是有底的,大多忐忑不安,迷茫疑惑,但这桶凉水还是要泼的。估计大多数人都在着急对答案,但这也没啥意义,反正也改不了了。解析我后面会发(比百分之九十九为了抢首发仓促赶出来的都要好),现在更要紧的我觉得还是给你们这桶水,因为它比无可更改的答案更有价值。道理我想都懂的。——题记
虽然笔试之后还有面试,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他们今年的公考之路将止步于此。结束了!因为他们是分母。考前有些话是不敢说的,哪怕是在课堂上,因为担心影响士气,虽然说出来,其实挺有必要,上的课越多,接触的考生越多,越觉得有必要。所谓当头棒喝,大概就是如此。不过,有些人需要的并不是醒悟,而是麻醉与安慰,正如相对于前途,他们更需要眼前的安逸一样。
有时候想想,培训只是一场合谋,至少对一部分培训而言,确是如此。机构收获了利润,老师收获了名声,考生收获了“成功”。之所以是个加引号的成功,因为它名不副实,只是“看起来很美”。培训结束,考试开始,这个“成功”的面纱终将被无情地撕开,醒悟或许会来临,但为时已晚,而很多人即便遭遇真相,也未必能够醒悟,因为他们习惯了自我麻醉与催眠。
国考加联考,每年有数百万人想挤过这座独木桥,最终成功过去的,不足十分之一,九成多的人注定要成为陪练。这还只是所有职位的平均比例,某些岗位的考录比甚至达到数千分之一的程度,竞争的严酷性可见一斑。而从公考竞争的实质来说,它和绝大多数以达标、淘汰为检测机制的考试都不相同,它是一种典型的选拔性、竞争性考试。对于考试机关来说,只要在茫茫人海中把那不足十分之一的精英挑出来就可以了,至于剩余的那九成是根本不会对他们投去任何注意力的。然而,绝大部分考生都没有想清楚这一点,还是习惯性的以达标考试心态来面对,根本没有真正树立起超越对手的终极竞争意识,甚至连超越自己的魄力都没有。这一点在培训现场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经常遇到的情形是:“老师,我能感觉到你说的是对的,可是我做不到啊!”“老师,这太难了,我学不会啊!”请问,考试会因为你能力弱而降低难度吗?竞争对手会因为你不会而同情你并退出比赛吗?
很多人不是追求主动超越别人的胜利,而是寄望于别人的失败!这种胜利压根只是一种侥幸,毫无必然性可言!它不可靠,让人心虚。
前文中我之所以说很多培训是一场合谋,原因就在于此——有些老师为了在短短数天的培训周期内提高学员满意度,刻意迎合学员的惰性,降低授课难度,讲一些看似“有用”实则对于考试毫无用处的东西,学员一听觉得“哇,好神奇,我竟然就这样学会了!”这种教与学的甜蜜互动,充其量就是给一个残疾人两个拐杖,看似站起来了,但距离百米冲刺的短跑竞技来说,那根本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两回事。你把公考当啥了?如果它竟然如此简单,何来平均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失败率?!公务员不是都需要像管仲、孔明这样有经天纬地之才的大贤,但按现在考试机关的设定,它也绝对不会是平均水平以下的人。大学时学不好,挂科了,还有补考的机会。在公考中,机会只有一次,过了就过了。有的人可能会说,年龄没有超标之前,不是还可以继续考吗?对,是可以继续考,但一定要明白,每一次都是第一次,竞争对手换了,就一切都重新开始了,成绩不会保留,优势不会传递,每一年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局。更何况对于很多人来说,根本没有什么可传递的优势可言,因为他们的复习备考只是原地踏步的低水平机械重复,连自我提升都没有,更别提什么超越他人。首先就没有自我超越的内驱力,怎么提升?培训时你尽可以以消费者即上帝的心态要求老师来迁就你,上了考场,题目可不认得你是谁。现实就这么残酷,不服也不行!
学习从根本上来说,就是逆人性的。好逸恶劳是人性最原始的要素。谁更能克服人性的这种内在缺陷,谁就能在自我提升的道路上走的更远。而一味妥协、回避、迁就、迎合,则只会造就蒙昧与落后。除那些全无自愿,被家人逼着赴考的人,其余所有参加公考的人,都是以考上为唯一目标的,都不是为了潇洒走一回。重在参与、重过程轻结果的说法,在这件事上根本就是自欺欺人、自我催眠的废话。你有那闲情逸致,还不如去游山玩水谈恋爱,何必坐在那里浪费生命。要想考上,唯一的突破口就是比所有竞争对手都要强。笔试必须有足够优势,面试不能弱于对手,这是决胜的必然。靠面试翻盘的以及被翻盘的,不可能没有,但绝对是少数,甚至极少数。更普遍的情况是,笔试第几,总分就是第几。这叫赢家通吃!
行测平均每道题的答题时间不足一分钟,国考联考都有分数线,过线基本已经比较高,靠什么和对手拉开差距?只能是在秒杀题目的同时,也秒杀对手——只有存在量级的差别,你才有必胜的把握。复习时若做不到对绝大多数题目都秒杀的程度,你有什么底气去上考场?有什么理由认为这一趟考场之行是有价值有意义的?要达到这样的境界,你敢给别人说“我知道那样是对的,可我不会啊,我做不到啊”?申论考试时间从原来的150分钟延长到了180分钟,考试机关都已经无奈了,历年分数太低,都不画分数线,只能再多给点时间,发挥吧,尽情发挥吧,别再这么寒酸窘迫了,拿出点水平来行不行?这就是延长时间的潜台词。确实,再低的平均分,也有人会考上。矮子里面拔大个的逻辑,想必不难理解。更何况,平均分再低,百里挑一,总归也会有个把大个出现的概率的。面对非选择非填空,完全需要一字一句书写的申论题目,很多人连摇色子碰运气的机会都没了。于是就一筹莫展了。长了这么大,第一次如此深刻地感受到话都不会说的痛楚。于是,很多人在复习备考,尤其是培训的时候,把追求的唯一目标定位在“你先让我说出来嘛”,于是一套就灵的万能模板成了最受欢迎的抢手货。套了几句觉得还蛮好玩,于是,模板老师也就成好老师了。这种追求会不会太低?答案是一目了然的。你能套,别人也能套,别忘了,这是有你没我的竞争,这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团体游戏。都考60分,等于都考0分,啥区别都没有,别人考1分,你考2分,这才是有意义的。明白了这点,公考的复习,尤其是申论的复习,才算上道,否则都是南辕北辙,最多也就是个zero,原地踏步。
如果说行测是比脑子,那申论就是比思想。行测比谁的脑子转的快,申论比谁的脑子转的好。行测比怎么最快最准地把一块蛋糕13等份,申论则比你能不能提出并论证15等份更好。可是,很多人在面对申论的时候还是追求先分了再说,管它13等份好还是15等份好,因为不懂判断的依据。于是,当上课的时候告诉他这些依据,他会觉得这没用,因为学不会,当告诉他如何拿刀、用多大力切下去能切开时,他觉得好,因为简单易学好掌握,管你是蛋糕还是面包,只要学会了这“刀功”,通通切得掉!没想到,考试时遇到了一杯水,抽刀断水水更流,才发现完蛋了。千言万语,其实就这么回事。曾经遇到过一位考生,数次去当地上课,他必在。大小考试参与了好多次,分数徘徊在60分上下,为难突破而烦恼。我告诉他要多钻研大政方略,多读一些相关的理论文章充实自己的头脑,他不假思索地来了一句“那假大空的东西有啥好读,你还是告诉我更实用的技巧”,我知道,我和他的缘分也就尽了。后来也便再没见来上课,听说是去创业了。
笔试过后,侥幸过关,还有面试。针对社会现象或内涵哲理的综合分析题必考。你尽可以整齐划一地用很有实操性的模板去应对,但即便是最简单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你也得剥开逻辑的皮,让考官听到真正是什么的什么、为什么的什么以及怎么办的怎么的瓤,而这些东西是任什么方法技巧都没用的,它们如果不能像储藏货物一样提前码放在你的大脑里,你就只能寄希望于考场上有神仙相助,用仙法帮你吹进去。“三长一短选最短,三短一长选最长,两长两短选B,参差不齐C”的神技巧在这里最有可能会让你的考试结果有个“三长两短”,其他是毫无用处的。
笔试结束了,面试是幸运者再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证明人品的机会。当然了,还有下一个年度的新轮回。祝好运!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公考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