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
予美亡此,
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
予美亡此,
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
予美亡此,
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
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
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概览】
1、此诗历来被尊为悼亡诗之祖。全篇无一悲伤、思念之词,却弥漫着无以复加的余生无欢的凄凉之感。惟有百年之后和良人(丈夫)同穴,两得圆满。
2、诗以葛藤起兴,葛藤的茂盛缠绕、蔹草肆意生长蔓延整个山坡,心上人葬于此,反而给人一种荒凉孤伤之感。二章的重复,使感情更浓烈。良人已逝,头角枕、衣锦衾,反而衬出生者的寂寞孤凄。
3、夏之日、冬之夜,两章复沓循环,漫长又难熬,让一颗孤独的心雪上加霜。这不是言语上的简单重复,而是主人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限思念之情的写照。
4、最后,发下誓愿,百年之后与爱人同室。长歌当哭,自己的羁留与煎熬,此情此景,全自肺腑淌出,不事雕琢,因而更加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力量。
【注释】
1、葛:藤本植物,茎皮纤维可织葛布,块根可食,花可解酒毒。
2、蒙:覆盖。
3、楚:灌木名,即牡荆。
4、蔹(liǎn 敛):攀缘性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可入药,有白蔹、赤蔹、乌蔹等。
5、予美:我的好人。郑笺:“我所美之人。”朱熹《诗集传》:“妇人指其夫也。”
6、亡此:死于此处,指死后埋在那里。
7、棘:酸枣,有棘刺的灌木。
8、域:坟地。毛传:“域,营域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营域,或作茔域,古为葬地之称。《说文》:‘茔,墓地也’是也。”
9、角枕:牛角做的枕头。据《周礼·王府》注,角枕用于枕尸首。
10、粲:同“灿”。
11、锦衾:锦缎褥。闻一多《风诗类钞》:“角枕、锦衾,皆敛死者所用。”12、烂:灿烂。
13、独旦:朱熹《诗集传》:“独旦,独处至旦也。”
14、旦,天亮。一说旦释为安,闻一多《风诗类钞》:“旦,坦。”“坦,安也。”
15、夏之日、冬之夜:夏之日长,冬之夜长,言时间长也。
16、其居:亡夫的墓穴。下文“其室”义同。
【译文】
葛藤生长覆荆树,
蔹草蔓延在野土。
我爱的人葬这里,
独自再与谁共处?
葛藤生长覆丛棘,
蔹草蔓延在坟地。
我爱的人葬这里,
独自再与谁共息?
牛角枕头光灿烂,
锦绣被子色斑斓。
我爱的人葬这里,
独自再与谁作伴?
夏季白日烈炎炎,
冬季黑夜长漫漫。
百年以后归宿同,
与你相会在黄泉。
冬季黑夜长漫漫,
夏季白日烈炎炎。
百年以后归宿同,
与你相会在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