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帘门的投递口
牛奶箱
就是这两者成为媒介,连接了过去和未来,也连接了过去种种的人和事。每一个人似乎都通过这个叫“浪矢”的杂货店,与其他人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第一篇是一名女运动员,她纠结于选择训练和将不久于人世的男朋友。几次来往的通信后,运动员并没有选择陪男朋友走完最后的一段路,而是选择了自己和爱人共同的梦想。对于她来说,男友最后说的那句“谢谢你带给我的梦想”,还有临终时满足的表情就是最大的奖赏,就是对她选择的最好安慰。
第二篇是一名吉他歌手,他纠结于选择继承父亲的鱼店和执着于自己的梦想。杂货铺在批评他认清现实的几封信后,突然让他坚信会有人因为他的歌而得到救赎,而最后,也就是他死的时候,可能也没有真正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第三篇是一个年幼的孩子,他纠结于选择跟随连夜潜逃的父母还是开始自己新的人生。他一直认为自己选择逃跑是对的,却在知道真相后为自己父母的良苦用心唏嘘不已。生活还要继续,只不过对于他来说,心境完全不同了。
第四篇是一位刚开始工作的女孩,她纠结于选择现有的枯燥工作还是能赚到更多钱的陪酒工作。在几次交涉后,杂货铺竟给出了预言般的致富方法,而这位女孩也依言蜕变成了一位成功女性。但她始终知道,只靠自己的力量,她不会有今天。
读完这几个故事,我也的确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羁绊是何等脆弱(这些联系在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也许某个人不经意间的一个决定,就会影响另一个人的一生。就像某位读者所说“有时伤害,有时相助,人们总是在不经意的时候与他人的人生紧密相连”。
当然,我的关注点远不止这些,通过我上面的叙述可以发现,每一篇的主人公都没有采纳杂货铺的最初建议,而是不断地反驳直到杂货铺认同他们为止。其实想想,我们不就是这样吗?在你无法抉择选择掷硬币决定某件事的时候,是不是在你抛向空中的那一刻就已经知道自己的答案了呢?是不是你所谓的寻求别人的答案其实就是希望得到对方的认同从而给予你做事的勇气呢?
所谓解忧,不过是想要得到认可的借口罢了。
就像我的一个朋友,在淘宝购物时犯了“选择困难症”,向我求助在多种相近的物品中哪个更好,每当我说这个好的时候,她总是马上反驳我说这个哪哪不好,我说那个好时,又马上不屑地说自己用过这差那差云云。然后她问我某一个怎么样时,我列举了很多这款产品的缺点,奉劝她不要购买时,她马上炸毛般地说这怎么怎么好,我怎么怎么不了解这款产品......于是我马上明白了,她是要我认可她的选择,而不是替她做选择。其实她的心里早就有了答案,是犹豫,也是不够坚定自己的选择,需要外人来证明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我们不可避免自己会犯这样的毛病,也不可避免身边的人会拿这种无聊的事情来检验我们是不是与她心有灵犀。我们能做的,就是两个字“认同”,适当的建议加上认同的姿态,是永远不会激化矛盾最好的办法。
所以解忧杂货铺—真的解忧吗?我认为不然。当然,我想这本小说会让你看到那些看似毫无关联的人竟会奇迹般的有了交集,那些平凡的人不经意的决定就改变了另一个的人生轨迹。但是,这些主人公们到底是靠着杂货铺的劝告解答了困惑,并做出选择,还是他们心中早已有了答案,可能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但不管怎样,我们都不可缺少身边人的声音,不管是反对还是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