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卉木萋萋。我们幸得三日闲暇时光。于读万卷书中之忙中行千里路,往江西赴一场特别的文化之约。
一、寻历史
万里长征从瑞金出发,农村根据地于井冈山建立,八一起义在南昌打响……可以说,江西是一块名副其实的红色圣地。首访南昌,我们当然要借此机会更好地了解革命历史。不论是口头介绍的革命往事,还是博物馆中陈列的带有时光余温的战争遗物,都带领我们回顾那段峥嵘岁月;参观革命旧址,瞻仰八一广场的军旗,曾经用文字呈现的知识变得更加生动。
在对历史的虔诚仰望中,我们不知不觉少了些浮躁,年轻的心也开始思考起自己与国家,与时代的关系。先辈用血汗换来的和平值得我们珍惜,而展望未来,青年人则需要承担更多责任。铭记过去,是为了更坚定地前行。
那么,少年何惧岁月长?灿烂前程只待闯。
二、访仙阁
初见滕王阁,或许不那么心动:在周围一众高楼的映衬下,它难以显得巍峨。然而愈近,心愈被一种期待抓紧。这是历史气息带来的震撼,这是文化气息赋予的触动。百载日转星移,千年桑田沧海,滕王阁依旧矗立,风尘中难掩风采。
黛绿的瓦,轻飞的檐,似大多数江南建筑,滕王阁庄严而不失秀丽;新发的柳,葳蕤的林,春天的使者为这古老的佳人描画新妆。面朝东坡写的"滕王阁"蓝底大匾,我们列队齐吟那千古传颂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子安的名句将一切漫入诗境。缓步登上层楼,我们在人杰厅一睹名士风流,在文物台梦回大唐盛境。凭栏远眺,这一小块天地在城市中显得格外独立。只有那江水仍似千年前般流动,伴着滕王阁和游人,将时间沉淀。人群的喧嚣和忆古的书声,炫目的灯光和雕饰的瓦璃,雅俗共赏,妙哉。
似在仙境中转了一回,分别时竟有些恍惚。不知是流连于花草楼阁,抑或偶得的平静安和。
三、探瓷都
乍临景德镇,天空是水洗过一样的白灰色。早上还暴躁的雨开始下得小心翼翼,怕湿了苍穹的衣袂。
景德镇给人的印象清秀而不妩媚:它没有太多高楼,从瓷都造型的路灯到居民家门口摆的瓷瓶,无不含蓄地吐露典雅之风。瓷都是宫廷里的贵妃子,也是田间唱山歌的小姑娘。她可以是博物馆展物那般极雍容,也能够如我们手工自制品一样"接地气"。徜徉于瓷都,同样令我难忘的还有那些投身于陶瓷事业的人们。我敬佩陶艺师傅日复一日的坚守,也倾心于学子迈入陶瓷大学的热情。他们是普通人,但用手抚摩、用眼注视陶瓷的时候,他们就是无数颗星星。他们的光芒,凝结着古人欣慰的目光,也涂抹着为后人传承的赤诚。
庆幸的是,我们能借这趟出游从平日重压下脱身,踏上一片厚土,让热血随遥远的枪炮声沸腾;抑或重新发现潜藏在内心的诗意,在一喟一叹中与流云共翻卷,与古今齐阴晴。在游中收获,在行中思索,才不算辜负这青春韶华。
陶醉于与不同文化的相逢,荡涤去内心的尘埃,我们在旅行中获得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