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恶

你相信人之初性本善,还是人之初性本恶?

如果你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我猜你一定是个善良的人,是个乐观的人。并且你也一定相信这个世界存在着真善美。

我以前也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可能一直受到好的教育,并且我也相信这个世界的善。直到我开始接触一群小孩子。

小孩子虽然有天真的一部分,但是也有丑恶的一部分。这不是阴谋论,而是现实。小孩子可以为了一些利益对他人不择手段,有时候只是因为好玩去伤害他人。我在跟小孩子的相处中见识过很多这样的事,如果父母没有好好管制,小孩子就会变本加厉,释放人作为动物的一种兽性本能。

看了罗翔老师的一个视频,也是讲小孩子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善良的。他引用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孔融让梨,孔融真的想让梨吗?如果是我,我肯定想自己吃,除非让梨能让我的家人表扬我,让我的家人给我买个iPhone。另一个例子是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上说自己偷梨,他跟小朋友去偷梨,其实不是因为想吃梨,而是单纯为了享受偷窃的快感。

小朋友天性善良?

底下的评论也说,自己在小孩子的时候并不纯良,而是经过教育和引导变得善良。

我想教育的意义正在于此。如果每个人生下来就天真善良,那么直接放任他不管不就可以保持他的天性了?而教育,正是通过管制和引导把一个人的兽性变弱,让他接受人类的规则。

教育最重要的是管教。这个管教是可以拆开的,一个是管,一个是教。管,就是对于孩子很多不好的行为做出管理。让他可以在公共场所遵守秩序,让他不为了自己的私欲谋害他人,让他成为一个懂得规矩的人。教,就是教他该做什么。更多的是一种语言上的引导,帮助他建立正确的思想。教必须有爱,如果没有爱,一定没有效果。

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在教育的过程中,你会感到劳累,会感到烦躁,会感到无奈。但是你只有用爱去包容,去给予,去耐心讲解。所以说,教育很难,但是有爱,就会变的没有那么难。当你觉得一切付出都付诸东流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孩子给你回馈了一点点温暖,爱让你又充满力量。

如果一个孩子没有感受到爱,他会朝着不可预期的方向发展。这也是很多孩子逐渐走上歪道的原因,孩子只感觉到了父母的打骂,只感觉到了父母的恨意,他们在需要爱的时候没有接受到爱,就会很小心遇到的每一份爱。可能外面遇到一个人对他好一点,他就觉得那个人是世界上最好的人。但是实际上呢?只能看运气,如果遇到不怀好意的人,他可能就会走上歧途。

管,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你无计可施,或者是发泄。打孩子不是不可以,而是你首先要知道为什么打孩子。如果你不知道为什么打孩子,那么你的孩子更不知道为什么,他只会对这个家多一份恨意。比如你的孩子偷了别人的东西,你打了孩子,你一定要让他知道,是因为他犯了很过分的错误才被打,你打他只是为了让他记住下次不这样做。

但是更多的父母打孩子的理由是:他不听我的话,又或者是心情烦躁,孩子的一点淘气成为了压死你的脾气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些都不是恰当的理由,只是你教育时候没办法的表现,或者单纯为了发泄情绪。你发泄完了,孩子的心却理你越来越远。

教育是很复杂的。我知道我说的也只能是冰山一角,我在以后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也不能完美,但我一定会尽量保持理性。

自由是一定要受到限制的,否则自由就会成为放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日头条有声音频版 三字经上说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唱歌的小何阅读 3,624评论 0 0
  • 孟子,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提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生下来的时候...
    心理小妖精阅读 7,756评论 0 1
  • 三字经里说的是:人之初性本善。当女儿问我人之初是性本恶还是性本善时,我毫不犹豫告诉她性本善。因为我希望孩子能感知世...
    who91740阅读 3,273评论 0 1
  • 我曾一直觉得人之初性本善,最近的思考让我开始明白性恶论的道理。如果说人本性善良因为后期的影响才会出现恶的行...
    八月瑾阅读 4,010评论 1 1
  • 1 在著名的人性实验中,有这样一个实验: 南斯拉夫行为艺术家Abramovi给自己下麻药任人摆布6小时! 她在房间...
    赫敏小可爱阅读 3,647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