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父母眼中,所谓孩子的懂事,其实可能只是孩子的隐忍、恐惧、听话和讨好。
而一个真实感受和需求,无法被父母看见的孩子,也很难构建起存在感、安全感、价值感和真实的自我。
可往往我们很多家长,更愿意要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会以有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为荣,或者养育孩子以听话懂事为标杆。
生命内核最深层次的需求,其实是“成为自己”,谁都不是谁意志的延伸,谁都承载不起另外一个人满心的期待。
生命跟生命之间,本就应该是“你就是你,我就是我,彼此关联却又相互独立。”
渐渐长大步入青春期的孩子,独立自主的萌芽破土而出,想挣脱束缚长成自己的力量蓬勃而强劲。这就是一个人最最正常也是最最珍贵的成长规律,如果知道这个规律,并从孩子身上感受到这股力量的涌动。那应该是值得期待和欣慰的事情,因为那是孩子在告诉我们,他正强有力地按照人类正常的规律长大,试图长成一个独立自主、自信自立,不再依赖父母的独立个体。
作为父母,如果内心没有这样的心理准备与预期,那你可能会措手不及地与孩子的青春期撞个满怀。
如果不“了解”,就很难能做到“懂”,如果孩子成长的信号一遍遍发出而不被“看到”,不被“回应”。此刻身体内横冲直撞的青春能量,加上还不足够理智成熟的头脑,就会将他们变成被困住的小兽,以各种决绝的方式,在表达着自己想要独立的呼嚎,哪怕头破血流。
于是,我们看到,他们要么厌学、辍学,要么离家出走,要么将自己封闭起来,不与任何人交流…… 总是用要么对抗外界要么伤害自己的方式,来表达着不被这个世界理解和认可的痛苦。
孩子的成长,就像一股流动的能量,如果你试图去阻挡,就好像湍急的水流,遇到岩石,会不停撞击,阻挡的力量越大,撞击的力量就会越大,不时掀起狂风巨浪。
“堵”永远不解决问题,要么孩子永远被压住,唯唯诺诺看别人眼色活着;要么就会决堤一发不可收。
“堵”永远不如“疏”,看到这股来势汹汹的能量,事先多为他准备几个出口:让他去户外跑跳、让他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让他多交几个知心的朋友、允许的范围内,让他学着做主,即使错了,也让他尝试着承担后果、多给他表达自己的机会,尊重他的话语权、少命令多商量、他想成为一个小大人,那就创在机会让他练习着成为一个小大人…… 让他通过这些不同的出口,找到自己的存在感、价值感,让他感受到“人间值得”。
让他的能量,有出口可以顺畅地流走,流到我们想要的正向的、积极的方向去。
除了疏和导,还要留意搬走一些阻挡激流的大石头:
1.不要把注意力一直放在孩子身上,就像一个监视器一样,给他留出属于他自己的空间,尊重和保护他的隐私。
2.语言上少一些唠叨、命令、指挥、警告、训诫、控制……
3.少讲道理、少评判。
4.别跟孩子较劲,非得争个我对你错,我高你低。
5.自尊心变强,多一些肯定、认可,记得给他留面子。
尽量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容的家庭环境,并给他时间,让这只满身是刺的小斗兽,慢慢成长。
最后附纪伯伦的一段诗与大家共勉:
你的孩子,
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只是通过你来到这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
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