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好反面意见——《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书思考3

要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要学会应用好反面意见。


为什么应运用好有反面意见,《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作者彼得.德鲁克说了主要的三项理由,也是我们几乎都知道的,


第一,唯有反面意见,才能保护决策者不致沦为组织的俘虏。反面意见是引起争辩的开始,是掌握实据和经过深思熟虑的意见。


第二,反面意见本身,是决策所需的“另一方案”。决策时若只有一种方案,则类似赌博,失败的机会也高。


如果在决策过程中有若干方案可供选择,则决策者进可攻、退可守,有多方思考和比较的余地。


第三个理由,是反面意见可以激发想象力。

一位管理者处理问题时,不论是政治、经济、社会问题,还是军事问题,通常是“不确定性”极高,此时就需要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来开创新的局面。这就是说,我们需要想象力,因为缺乏想象力的管理者不可能从另一个不同的、全新的角度去观察和理解。


而想象力需要被激发后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否则它只能是一种潜在的、尚未开发的能力。


不同意见,特别是那些经过缜密推断和反复思考的、论据充分的不同意见,便是激发想象力的最为有效的因素。


所以,有效的管理者会运用反面意见。只有这样,他才能避免为“似是而非”的看法所征服;他也才能得到“替代方案”,以供他选择和决定;在万一决策行不通时不至于迷惘。


同时,鼓励反面意见,可以启发他本人的想象力,启发与他共事者的想象力。反面意见能把“言之有理”者转化为“正确”,再把“正确”转化为“良好的决策”。


有效的管理者绝不认为某一行动方向为“对”,其他行动方向均为“错”。他也绝不坚持己见,以自己为“对”,以他人为“错”。有效的管理者第一步会先找出为什么各人有不同的意见。


最后,有效的管理者还需要问一个问题:“我们是不是真的需要一项决策?”因为有时候什么都不做也是一种决策。


决策的反面是不做任何决策。有时候不做任何改变,事情也不会出问题。我们问:“保持现状,会有什么后果?”如果答案是:“不会有变化。”那我们又何必横生枝节?


如老子说的,无为。


所以,正确运用反面意见,不但能避免为“似是而非”的看法所征服,还能得到“替代方案”,激发和鼓励管理者自己,激发想象力,并为组织获得最优的方案和效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