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公十二年,强大的晋国遇到了同样强大的楚国。
不同于晋文公时期城濮之役的胜利,这次战斗,楚国理直气壮,让如日中天的晋国遭遇阴霾。此时距离僖公二十八年的城濮之役已过去35年。这么几十年,晋国几乎没输过。
邲之战起源于郑国。作为交通枢纽,郑国是楚国和晋国一直争取的对象。邲之战,楚国先出兵攻打郑国。
春天,楚军包围郑国,郑国第一次占卜不吉利,第二次准备要巷战时占卜又现实吉利。全城的人,包括守城门的都哭了。
楚庄王遂下令暂时退兵。
郑人趁机修补城墙。
不久,楚军又重新包围了郑国,围了三个月,郑人实在不敌,城门被楚军攻破。
楚军入城后一路畅通无阻,然后遇到了脱掉上衣,袒露肩背,牵着羊的郑襄公。
郑襄公坦诚地恳求楚庄王,放郑国一条生路。如果把郑国并入楚国版图,或者把郑国送给其他诸侯国,郑人只能惟命是听。
郑襄公态度实在太恳切了,楚庄王决定退兵。
身边的人劝楚庄王“不可许,得国无赦”
楚庄王说“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庸可几乎?”郑襄公能屈居人下,必定能取信于民,这样的国家我怎么可能得到。
于是退兵三十里。
此时晋国的精兵强将正在赶往郑国途中,主力部队想救援郑国。
这支部队集合了晋国名门之后,在荀林父统帅下,有冲动还伴随神经错乱的先穀,有从秦国救回来的人才士会,有将才卻克,有赵朔,还有贤明后世的栾书。当然也有军事思维不行,喊着金钥匙出生的,赵姬之子赵括、赵婴齐、赵同,还有巩朔、韩穿、荀首。
一众人马都是晋国的明星人物。
队伍走到一半听说郑国和楚国讲和了。出现两派意见,有人建议退兵,有人想打。
晋军将何去何从?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