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带孩子上课,刚给孩子换上袜子,她奔着大厅里的小车就去了,这是第一次想去做什么,没有拉我的手,本是满怀欣慰。
谁知自己的鞋还没脱下来,就听见她在大庭广众下洪亮的哭声:“妈妈,骑;妈妈,骑。”
前台老师先于我跑过去抱住孩子,我随后放好鞋也奔了过去。
听着老师在不停地安慰,妈妈来了,妈妈来了。自己心里明镜似的,哪是因为我没在呀。这是最近新添了毛病了,别的小朋友玩儿什么,她就要玩儿什么,而且必须抢过来自己玩儿,一起玩儿还不乐意。人家不给,就哭着喊妈妈帮忙。
说实在的,抢东西是小孩子普遍的问题,得慢慢去引导孩子,上次回来读了几个绘本后,感觉是有效果的。我一说,记不记得小熊小猪小兔子玩儿滑梯,排着队一个接一个?我们也排队,下一个就是咱们玩儿了。似是听进去了,没有很费力,哭声就停止了。
我真的很庆幸,如果她听不进话去,在大厅一直哭一直嚎,我该怎么办?每回上课几乎都能遇到这样的孩子,自己也预想过有一天轮到自己是否能坦然面对?
答案是不太能,包括上课的时候,因为不想配合老师,还没怎么着呢,就哇得哭起来,简直太要命,声音被放大无数倍,弄得课都没法上了。好歹也是稍安抚了几句,就停下来了。
回来后,我不停地在想,那一刻我是害怕的,我全身的防御机制都打开了,像刺猬一样,目标对准自己的孩子,同时我真想找个洞钻进去。
我怕因为吵到人家,被人家在心里讨厌;我怕人家议论,这个妈妈怎么带的孩子,把孩子惯坏了,就知道哭。
我在心里代替别人评判与指责自己。我把自己定在了耻辱柱上,我感到羞愧,所以我没有勇气见人,只想躲起来。
我从小被教导在大庭广众不能哭,自己丢人不说,还打扰别人。
我期待自己在孩子哭时有能力第一时间按住暂停键;期待教出来的孩子懂礼貌,不在大庭广众下哭;期待孩子哭时,周围的人能体谅一些不会太介意。
其实,大庭广众孩子哭确实打扰到别人,不够礼貌,但是有规定不让孩子哭的嘛?哭也只是孩子的一种表达方式而已,如果能及时解读明白,解决问题,就可以很快停止孩子的哭。
所以,有些时候孩子哭,不必太紧张,心大一点儿,不必太在意周围人的眼光,越是刻意阻止,越是坏事儿,反而让孩子发泄出来,找到原因,才是最迅速的解决办法。
特别是在学校,周围的人都有孩子,想必每个人都经历过,也都能理解,不会过多苛责,尽快让孩子安静下来,还大家一个清净的环境更好。
自己从小就不哭,走哪你里人家都夸孩子乖,可是自己活得有多压抑只有自己知道。一直想让孩子活出自己,那就不要压制孩子哭,给她更多允许,更多接纳。想哭就哭吧。
想明白了,以后就知道如何应对了,淡定,淡定,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