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在解放军全军授衔仪式之际,正在军械仓库里巡逻的苏鲁,突然接到来自中央军委的命令:要他立即赴京。随后,苏鲁被授予少将授衔。但是,苏鲁当时的职务仅为仓库库长,级别为正团级,没有达到准军级干部的授衔资格,他为何最后能被“破格”授衔呢?
图 | 解放军授衔仪式
学有所成时接到“特殊任务”
苏鲁,原名苏达余,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
1902年,苏鲁生于湖南浏阳的一个穷苦家庭,25岁那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参加了红军的湘东游击队,王震是他的领导,先后经历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在经历过充满艰难的长征之后,苏鲁被安排在抗大进修了一段时间,可就在他学有所成之时,组织派给他一个艰巨的任务:协助阎锡山的晋绥军进行抗日。但苏鲁起初对这个任务十分不理解。
按照组织的要求,苏鲁不仅要去山西,还要全力配合阎锡山的作战指挥,可他知道过去阎锡山和我们在战场上时敌人的关系,如今不仅却要主动释放橄榄枝,这样一来,过去牺牲的战士又算怎么一回事?
图 | 苏鲁
就在苏鲁百思不得其解之时,一位领导同志为他疏散了心结。领导告诉苏鲁,如今正是国难当头的时候,作为中国人应该摒弃前嫌,团结起来一致抗日,唯有如此民族才有希望。
苏鲁虽然读书不多,但也能理解领导话中的道理,他知道,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而他将要做的事情于国于民都是十分有意义的。这样一想,苏鲁的心里一下子好了许多。
“七七事变”之后,山西成为抗日前线,而盘踞在此处的阎锡山也感受到了危机,便决定和八路军联手组建一支新军,而苏鲁便是这支新军中决死队一大队的军事教官。
图 | “七七事变”中的一幕
不过,为了保持自己在山西绝对的话语权,阎锡山却将军事主管的职位全部交于自己的部下,而苏鲁等人则主要担任教官和政委的职务,并没有获得平等的地位,这无形中也为之后的战略部署埋下了隐患……
“他们犯了什么罪?非死不可?!”
在这支新组建的决死队中,苏鲁主要负责士兵的训练和带队冲锋。其实,阎锡山此举也有自己的考量,这支队伍大部分战士由晋绥军组成,口碑一直不好,而苏鲁等人的到来,说不定能改变这样的歪风邪气。
但是,就在苏鲁等人准备彻底整顿军纪的时候,还是遭到了新军军官的排挤。
一次,在队伍上前线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我党有三个人因为一些事情掉队了,后来等他们赶上队伍的时候,决死队的总队长却故意小题大做,召开公审大会要处死三人。
图 |阎锡山
关键时刻,苏鲁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便出头质问道:“你敢?他们犯了什么罪?非死不可?!”
其实,这件事情本就是总队长寻机报复,队伍里的战士们也实在看不过去,便纷纷响应苏鲁的号召,反对处死三人,总队长最后迫于压力,不得不将三人从轻处罚,三人这才保住了性命。
后来,这件事情辗转传到阎锡山那里,阎锡山当即处罚了那个总队长,还撤了他的职。后来,决死队经历了扩编,苏鲁成为了有实权的第三大队队长,并且在战场上屡建奇功,在队伍中的威望也越来越高。
但是,苏鲁的壮大却让阎锡山心生忌惮,马上又扔给苏鲁一块难啃的骨头。为此,阎锡山特意派了心腹鲁英麟,让他出任第一纵队总队长,试图让鲁英麟来制约苏鲁权力的逐渐做大。
图 | 鲁英麟
果然,鲁英麟上任之后,便有意针对苏鲁,故意把难打的仗都一应交给苏鲁。虽然我方大多数是胜利的一方,但部队损员也十分严重。不仅如此,鲁英麟甚至还故意勾结国民党的队伍,设计让苏鲁去打日军主力。
果然,苏鲁的队伍在战斗的过程中,再次出现了惨重的伤亡情况,可鲁英麟却对这一切视若无睹,毫不关心,反而还连番下令,让苏鲁攻打日军重兵把守的地方。
终于,战士们看不下去了,愿意站出来公开反对的人越来越多,影响颇大。
阎锡山得知这件事后,因为担心引起战士们的对抗情绪,只好调走了鲁英麟。此后,山西新军无论是风气还是作战实力,都有了显著的提升,而苏鲁在山西待了3年之后,也被升了团长的职位。
“就算没了胳膊,照样还能干革命!”
如果说之前的经历只是历练,那么真正让苏鲁一夜成名的事情,还要数百团大战期间,他连续十五次出击,十五次大捷的传奇故事。期间,苏鲁亲率一个团的兵力,与阎锡山手下九个团的晋军兵力,鏖战了四天四夜,硬是拖住敌军,顺利完成了任务。
1949年,阎锡山将全省的轨道换成窄轨,并在城外布置了固若金汤的碉堡。为此,我军决定于4月发动太原战役,此时苏鲁在18兵团62军184师任副师长,在此役中的任务是攻击东大门外的红房子据点。
可是,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尽管我们的部队多次冲锋,但还是始终打不下据点。为此,苏鲁带领爆破组冲到碉堡下面指挥爆破作业,最后成功拿下了敌人的要塞。但是,苏鲁也因为埋藏在现场的地雷,失去了自己的一支手臂。
虽然失去了右臂,但还有左手呀。苏鲁这样安慰着自己,他强忍着疼痛,坚持指挥作战,在他的带动下,战士们士气大涨,一鼓作气,终于在最后拿下了红房子据点。
胜利之后,苏鲁激动地举起他断掉的那条右臂高呼。前来支援的民兵扛着担架来了,准备将苏鲁带出战场,但苏鲁拒绝了,他把担架留给了其他有需要的战士,可自己的手臂却因此延误了最佳治疗时间,没能保住……
养伤期间,战士们去医院看望了没了右臂的苏鲁,大家忍不住哭出了声,但苏鲁却说:“你们不要哭,就算没了胳膊,照样还能干革命!”果然,伤势刚有好转,苏鲁便主动申请要重新回到战场去!
“人民给我的太多了,我做的这些还远远不够……”
新中国成立后,苏鲁担任了长治军分区司令员的职务,在这个职位上一干就是五年。虽然不用再上战场打仗了,但苏鲁对待工作还是一如既往的认真勤勉。
上级考虑到苏鲁有伤在身,而且现在身体也不是很好,便准备对他特殊照顾,让他提前离职休养。
但是,这样的消息对苏鲁来说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他革命了几十年,十分热爱自己的工作,如今让他离休修养,虽说是上级对自己的照顾,但他心中并不欢喜,他觉得自己还能为大家再做些事情……
紧接着,苏鲁主动去找了省军区领导,坦诚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苏鲁告诉领导,他这个人一向闲不住,实在不行的话,给他安排一个看仓库的活也行。苏鲁态度真挚诚恳,领导实在不忍心拒绝,便同意了。
就这样,从师级干部退下来的苏鲁,摇身一变,成了一位管理仓库的团级干部。有了新的工作之后,苏鲁马上一头扎在了仓库里,风雨无阻地做好仓库的巡逻检查工作,有时还会发动家人和自己一起投入其中。
这年9月,仓库里的苏鲁突然接到了进京的命令。在授衔仪式上,周总理亲自为苏鲁授予上将军衔,他紧握苏鲁的左手,亲切地对他说道:“苏鲁同志,你是为人民立了大功的人,我替大家谢谢你!”
面对周总理亲切的眼神,苏鲁却眼神坚定地回答道:“人民给我的太多了,我做的这些还远远不够……”在那之后,苏鲁又在山西省军区副司令员的岗位上,干了20年,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地付出着自己的一切。
1976年12月,苏鲁因病医治无效在山西逝世,享年74岁。纵观苏鲁将军的一生,他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却始终不求回报,值得人民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