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的时候,先是天色变了。夏日的天蓝得发亮,如今却淡了,淡得近乎苍白,仿佛被水洗过太多次的旧布。云也薄了,不再如夏日那般肥厚,只是疏疏落落地浮着,像是不经意间洒落的棉絮。风起时,便有了凉意,这凉意先是试探性的,轻轻拂过人的面颊,继而便大胆起来,钻入衣领,叫人不由得收紧衣裳。
树叶是最先感知时节变迁的。它们曾经在夏日里绿得发亮,如今却渐渐失了精神。先是边缘泛起黄晕,如同老人鬓角初生的白发,继而整个叶片都变了颜色,有的黄如金,有的红似火,有的则呈现出一种黯淡的褐色。它们挂在枝头,在风中微微颤动,仿佛在作最后的告别。

落叶的过程是极缓慢的。先是有一两片叶子耐不住寂寞,率先脱离枝头,在空中打着旋儿,悠悠落地。它们落得那样轻,那样慢,仿佛不是被地心吸引,而是自愿投入大地的怀抱。过了几日,便有更多的叶子效仿它们,纷纷扬扬地飘落。这时候若站在树下,便能看见落叶如雨,一片接着一片,不慌不忙,从容不迫。它们有的落在草地上,有的落在小径上,有的则落在行人的肩头,仿佛在轻声诉说着什么。
我常于午后漫步林间,脚踏落叶,发出沙沙声响。这声音极是悦耳,既不像踩碎枯枝那般刺耳,也不似踏过泥泞那般沉闷。它是一种温和的、近乎私语的声音,仿佛大地在低声诉说季节的秘密。有时我会俯身拾起一片落叶,仔细端详它的纹理。那上面纵横交错的叶脉,曾经输送过多少生命的汁液,如今却已经干瘪,只留下一副精致的骨架。
落叶的命运各不相同。有的被风吹到角落,堆积成小山,渐渐腐烂,化作春泥;有的被孩童拾去,夹在书中作为纪念;有的则被扫帚无情地扫拢,投入火中,瞬间化为灰烬。然而它们似乎并不计较这些,只是安然接受自己的命运,既不抗争,也不哀叹。这种态度,倒教人不由得生出几分敬意来。
秋日的阳光也与别时不同。它不再如夏日那般炽烈,而是变得温和而含蓄。阳光透过稀疏的树枝,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当微风拂过,这些光影便跟着晃动,如同水波荡漾。落叶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各种色彩,金黄的、橙红的、褐色的,交织成一幅绚丽的图画。这图画不是静止的,而是随着光影的变化不断变换,每一刻都有新的景致。
我曾见过一个老人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凝视着飘落的树叶出神。他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眼神却异常清澈。他就那样静静地坐着,一动不动,仿佛与周围的景色融为一体。偶尔有一片落叶飘到他的膝上,他也不拂去,只是轻轻拾起,放在掌心仔细端详,那神情像是在与一位老友对话。我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但想必是与这落叶有关的故事吧。
落叶教会我们懂得放下。它们曾经高挂枝头,沐浴阳光,经历风雨,如今却毫不犹豫地离开曾经依赖的枝干,飘向未知的归宿。这种放下不是无奈的选择,而是一种自然的、必然的过程。它们明白,只有离开,才能让树木保存能量,度过严寒的冬天;也只有腐烂自己,才能滋养土壤,为来年的新生命提供养料。
人亦如落叶。我们在生命的各个阶段,也都需要学会放下。放下年少时的轻狂,放下壮年时的执着,放下老年时的眷恋。每一次放下,都是为了下一次的成长;每一次告别,都是为了新的开始。这并非易事,但却是自然之理,生命之道。
黄昏时分,夕阳西下,余晖洒满林间小路。落叶在夕阳的映照下,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边,闪闪发光。我漫步其中,感受着脚下沙沙的声响,呼吸着秋日特有的清冽空气,心中忽然涌起一种莫名的感动。这感动不为别的,只为这自然的循环,生命的更迭,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秋深了,树叶几乎落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指向天空。它们看起来有些凄凉,却又显出一种骨感的美。我知道,这些树木并非死去,而是在积蓄力量,等待来年春天的复苏。而地上的落叶,正在悄无声息地分解自己,准备为新的生命提供滋养。
落叶之秋,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开始;是一种告别,也是一种期待。它教会我们欣赏生命的不同阶段,理解放下与重生的真谛。当最后一片叶子飘落,冬天就要来了。但在皑皑白雪之下,新的生命已经在悄悄孕育。
我拾起一片最红的枫叶,准备带回家中,夹在常读的书里。每当看到它,我就会想起这个秋天,想起落叶教会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