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言快语,并不是爽朗直率的标志,反而会招致不必要的麻烦。
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懂得三思而后行的道理。
曾国藩常常提醒子女“戒多言”。这样的处事原则,是他在多次吃亏后,得出的感悟。
年轻时的曾国藩,在数次言语中,多次中伤他人而不自知,以至于得罪了许多人。
他有个同乡好友,叫郑小珊。两人因同为京官,所以关系十分密切。
有一次,正逢曾国藩父亲过生辰,郑小珊前来祝寿。
此时的曾国藩,刚入翰林院,正是得意之时。他在与郑小珊谈话时,口若悬河,有意炫耀自己的威势。
郑小珊听不下去,自觉被羞辱,于是一气之下拂袖而去,再不与曾国藩来往。
事后,曾国藩察觉到自己言行有失,懊悔不已。他主动去郑小珊家赔礼谢罪。
郑小珊看他态度恳切,便息事宁人,二人这才重归于好。
经此一事后,曾国藩在言语行事上也愈发严谨,赢得了很多同僚的认可。
古训有言:“出言有尺,戏谑有度。”
看一个人有多大本事,未必要以功名来评判,从他说话的分寸中,便可知一二。
聪明的人有一百句话在心里,却没有一句在嘴边;愚蠢的人有一千句话在嘴边,却没有一句在心里。
逞一时的口舌之快,永远不会得到别人的赞赏;
忍一时的沉默寡言,才能避免诸多的是非。
与人交谈,开口慢半拍,才是处世之良方。